↑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资政新篇》是干王洪仁玕写成的关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系列的主张,受到洪秀全的赏识。《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有

A. 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B.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C.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D. 倡导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资政新篇》的核心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AC是《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D项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主张。故选B。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5

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的新情况

A. 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 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D. 敌人的长期封锁和围困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太平天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镇压下失败的。就是有外国势力的参与,这是以前没有的,故选C

考点:太平天国运动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理解,主要原因是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题型】选择题
【结束】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侵略者为保护所谓的鸦片贸易,倚仗其船坚炮利,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英军先后攻陷舟山、虎门、厦门、宁波、吴淞、镇江等地,并霸占香港岛。1842年7月,英军自吴淞口溯长江西上。进攻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叉点的镇江。意图截断南北交通,阻止漕运……随后,英国军舰驶抵南京下关江面,进逼南京,清廷被迫派人向英军求和。

材料二:兹因大清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止肇衅,为此议定设立永久和约。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

(1)材料一揭示了这次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的是近代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哪一个不平等条约?除材料二所述内容外,这个条约还有哪些规定?

(3)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从这场战争中应吸取什么教训?

【答案】(1)保护鸦片贸易。

(2)中英《南京条约》。还有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解析】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鸦片战争这是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的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第二小问,这是考查学生对《南京条约》内容的记忆,除了割地外的内容还有: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3)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小问,通过鸦片战争的战败,学习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请在此填写本题解析!

【题型】综合题
【结束】
17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在地球的另一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然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二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被委派到世界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美国东亚外交史》

(1)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哪一战争中?

(2)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是指谁?“果园的主人”指谁?在这一事件中美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3)与上述材料有关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了什么严重影响?

【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和法国;清政府;帮凶

(3)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解析】(1)严禁材料信息:夏宫、两个强盗、美国出来调停可知,两则材料反映的事件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结合所学可知,为了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俄美表明调停,实则帮凶,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

(2)严禁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的“两个强盗”是英国和法国;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 材料二中的“树上的伙伴”都是指英国和法国;第三问依据所学可知,“果园的主人”指中国;第四问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美表明调停,实则帮凶。

(3)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美与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俄国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

【题型】综合题
【结束】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各地群众“合到金田,恭祝万寿起义,……次则移跸到东乡……闰八月初一日,入永安州”。

材料2“癸丑二月,天兵到南京,由仪风门攻入,不半月而平定……后乃发兵扫北。”

材料3“丙辰年破东门向荣。是年七月,东王升天,北王亦丧。丁巳,翼王远征。

——《洪仁玕自述》

回答:

(1)材料1、2所述之事各发生在哪一年?在这两年中,太平天国进行了哪些重要活动?

(2)材料3所说的“东王升天,北王亦丧”指的是什么?

(3)“翼王远征”指的是什么?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