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杂志上的历史(16分)

《时代》周刊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内容广泛,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周刊每年年末都会评选当年的“风云人物”,《谁在〈时代〉封面上?》一书的作者列努斯曾说:“那些经常出现在《时代》封面上的人物,必将被收入历史课本。”

材料一:1951年的期刊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共产主义者周恩来。《时代》首次介绍给西方人的周恩来,下面的小字很有意思:美国的敌人也是中国的敌人。在政治上成了暴虐的统治者,在外交上成了听话的仆从,在经济上成了无能的领导者。《时代》对周恩来和新中国的“妖魔化”和“丑化”也许不难“理解”,因为当时中美两国正深陷于一场战争的泥潭中。

(1)可以看出,美国的对新中国是一种什么态度?当时,中美之间正陷于什么战争?(4分)

材料二:1971年11月8日,人物又是周恩来。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

(2)“The Chinese Are Coming”指的是中国当时那一项外交胜利?(2分)

材料三:这是1972年2月6日的期刊,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画面表现着尼克松与毛,周的见面,参观长城,以及观看中国的歌舞表演。由于英文中的Odyssey(旅行)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含义,所以由此看出,美国方面对此次对中国访问还是很满意的

(3)“尼克松的中国之旅”标志着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变化?(4分)

材料四:这是1979年1月1日的期刊,邓小平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 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是新时代的引路人,他引领中国走进改革开放的时代,中美关系也迎来一个新的时期,与美国关系正常化是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迈向世界的关键性第一步。……中国实现对外开放与现代化战略需要有良好的国际环境。……

如果说在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只是发展中美关系的重要动力之一;到了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则成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最主要动力。……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为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制度保证。十四大后中美关系之间的贸易、投资、技术合作迅猛发展。

(4)邓小平能入选封面人物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材料四,你认为中美关系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内在联系?(4分)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