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春申君者,楚人也,名歇,姓黄氏。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顷襄王以歇为辩,使秦。秦昭王方令白起与韩﹑魏共伐楚,未行,而楚使黄歇适至于秦,闻秦之计。歇乃上书说秦昭王曰:

天下莫彊於秦、楚。今闻大王欲伐楚,此犹两虎相与斗。两虎相与斗而驽犬受其弊,不如善楚。王若人徒之众,仗兵革之彊,乘毁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其有后患也。诗曰“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曰“大武远宅而不涉”。从此观之,楚国,援也;邻国,敌也。臣闻之,敌不可,时不可失。臣恐韩、魏卑辞除患而实欲欺大国也。臣为王虑,莫若善楚。昭王曰:“善。”于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

黄歇受约归楚,楚使歇与太子完入质于秦,秦留之数年。楚顷襄王病,太子不得归。而楚太子与秦相应侯善,于是黄歇乃说应侯曰:“相国诚善楚太子乎?”应侯曰:“然。”歇曰:“今楚王恐不起疾,秦不如归其太子。太子得立,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若不归,则咸阳一布衣耳;楚更立太子,必不事秦。夫失与国而绝万乘之和,非计也。愿相国虑之。”

应侯以闻秦王。秦王曰:“令楚太子之傅先往问楚王之疾,返而后图之。”黄歇楚太子计曰:“秦之留太子也,欲以求利也。今太子力未有能以利秦也,歇忧甚。而阳文君子二人在中,王若卒大命,太子不在,阳文君子必立为后,太子不得奉宗庙矣。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臣请止,死当之。”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度太子已远,秦不能追。歇乃自言秦昭王曰:“楚太子已归,出远矣。歇当死,愿赐死。”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应侯曰:“歇为人臣,出身以徇其主,太子立,必用歇,故不如无罪而归之,以亲楚。”秦因遣黄歇。

(《史记•春申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若人徒之众     负:依仗

B.不有初         靡:无,没有

C.敌不可        假:借

D.愿相国虑之     孰:仔细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使秦          覆杯水坳堂之上

B黄歇楚太子计曰   长者折枝

C歇忧甚         风积也不厚

D死当之         是君子远庖厨也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春申君足智多谋的一组是( )(3分)

①游学博闻,事楚顷襄王 ②臣为王虑,莫若善楚③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④秦因遣黄歇⑤不如亡秦,与使者俱出 ⑥昭王大怒,欲听其自杀也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⑤

4.下列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由此见识广博,因为出众的辩才而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

B.楚太子在秦国做人质的时候,与秦相应侯的私交很好,并在应侯的通力协助下,成功地逃回了楚国。

C.春申君忠心耿耿,格尽职守,在楚太子出逃的时候,为其守门,并佯称太子生病,以此闭门谢客。

D.春申君为人巧言善辩,在秦军兵临城下的时候,使用攻心计,分析秦国进攻楚国的弊端,智退秦军。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于是乃止白起而谢韩、魏。发使赂楚,约为与国。(4分)

(2)其事秦必重而德相国无穷,是亲与国而得储万乘也。(3分)

(3)楚太子因变衣服为楚使者御以出关,而黄歇守舍,常为谢病。(3分)

【答案】

6.C

7.B

8.B

9.B

10.(1) (秦昭王)于是就阻止了白起出征并辞谢了韩、魏两国,同时派使臣给楚国送去了厚礼,秦楚盟约结为 友好国家。(2)他事奉秦国一定厚重而感激相国的恩德将永不枯竭,这不仅是亲善友好国家的表示而且(为将来)保留了一个万乘大国的盟友。(3)楚太子于是换了衣服扮成楚国使臣的车夫得以出关,而黄歇在客管留守,总是推脱太子有病谢绝会客。

【解析】

11.

C项,假:宽容。这类题主要是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复习策略是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一是要记住典型例句,二是要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回归课本很有必要性,即运用课内所学文言词语知识来解决课外的问题。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2.

A项,到/在。B项,替,给。C项,代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用/因为。虚词的用法常常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一在句中的位置,位置不同其用法往往不同,二与前后词的词性有关。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

筛选信息时紧抓题干中“全部表现春申君足智多谋”, ①指春申君学识渊博;④⑥主语不是春申君。这类题着眼于全文,定向筛选,并且要侧重于人、事、物。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14.

B项中“并在应侯的通力协助下”应为在黄歇的协助下回到了楚国。这是一道内容归纳概括题。其做法是,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句子,并将选项与之比较,常有以下几个误区:张冠李戴、时间地点错位、曲解实虚词等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5.

文言翻译题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只能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一:留。留下古今相同的词,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时间等),如“白起”。方法二:补。补出省略、隐含的内容。“常为谢病”应为“常为之谢病”方法三:删。删除无意义或无必要译出的虚词。方法四:调。调换倒装句式,语序要调整。方法五:换。单音词换成双音词,通假、古今异义要换成现代汉语。如“事”“德”的活用。方法六:顺。直译不通的要贯通,意译流畅。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题型】文言文阅读
【适用】较难
【标题】2014-2015学年山东泰安市泰山中学高二上学期学情检测语文试卷(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6.颔联中两个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17.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抒发的感慨。(3分)

高二语文诗歌鉴赏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