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014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政府作工作报告。报告中77次提到了改革,透示出政府工作的主旋律。在历史长河中,古今中外的改革可以为现今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道指办法、法则),便国不法(法指效仿)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列宁说:“在战争(指1919﹣1920年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首先请允许我表明我的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把由退却转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努力毁掉。”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总统就职中的演说

材料四  经济上,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发展战略”,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在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导致苏联思想界极端混乱。主张从“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过渡,削弱了苏共的领导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在材料一中,卫鞅主要表达了什么主张?

(2)材料二中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主要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依据材料说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的理由。

(3)材料三中为战胜“恐惧”,罗斯福总统采取了怎样的对策?这一对策的特点是什么?

(4)材料四是苏联哪位政治家的改革措施?改革失败造成怎样的严重后果?

(5)从上述改革的成败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