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老母为我扎红带

冯骥才

①今年是羊年,我的本命年,母亲又该为我扎红腰带了。

②12年前,我甲子岁,母亲已86岁,却早早为我准备好了红腰带,除夕那天,亲手为我扎在腰上。那一刻,母亲笑着、我笑着、屋内的人也笑着。母亲最大的心愿莫过于孩子的健康与平安,这心愿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而执著不灭;而我竟有如此洪福,60岁还能感受到母亲这种天性和深挚的爱。一时心涌激情,对母亲说,待12年后,还要她再为我扎红。母亲笑嘻嘻地连说一个字:好、好、好。

③12年过去,我的第六个本命年来到,如今72岁了。

④母亲呢?真棒!她信守诺言,98岁寿星般的高龄,依然健康,面无深皱,皮肤和雪白的发丝泛着光亮;最叫我高兴的是她头脑仍旧明晰,情感也一直那样丰富又敏感。一入腊月母亲就告诉我,已经预备了红腰带,还说这次腰带上的花儿由她自己来绣。她为什么刻意自己来绣?她眼睛的玻璃体有点浑浊,还能绣吗?她执意要把深心的祝愿,一针针地绣入这传说能够保佑平安的腰带中吗?

⑤除夕这天,母亲郑重地拿出一条折得分外齐整的鲜红的布腰带,打开给我看;上面用黄线绣成“羊年大吉”四个字,笔画规整,横平竖直,每个针脚都很清晰。母亲抬头看着我说:“你看绣得行吗?开始总绣不好,太久不绣了,眼看不准手也不准,拆了三次绣了三次……”

⑥母亲为我“扎红”时十分认真。A她两手执带绕过我的腰时,只说一句:“你的腰好粗呵。”随后调整带面,正面朝外,再把带子两端汇集到腰前正中,拉紧拉直;结扣时更是着意要像蝴蝶结那样好看,并把带端的字露在表面。她做得一丝不苟,有一种仪式感,叫我感受到这一古老风俗里有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还有世世代代对传衍的郑重。

B我比母亲高出一头还多,低头正好看着她的头顶,她稀疏的白发中间,露出光亮的头皮,就像我们从干涸的秋水看得见洁净的河床。母亲真的老了!然而此刻,我并没有陷入伤感。因为,活生生的生活证明着,我现在仍然拥有着人间最珍贵的母爱。我鬓角花白却依然是一个孩子,还在被母亲呵护着。而此刻,这种天性的母爱的执著、纯粹、深切,全被一针针绣在红带上,温暖而有力地扎在我的腰间。

⑧感谢母亲长寿,叫我们兄弟姐妹一直有一个仍由母亲当家的家;在远方工作的手足依然能够其乐融融地回家过年,享受那种来自童年的深远而常在的情味,也享受着一种人生情感的美好表达——孝顺。孝,是缀满果实的树对根的敬意,是万物对大地的感恩,也是人性的回报和回报的人性。

⑨此刻,心中更有一个祈望,让母亲再给我扎一次红腰带。

⑩这想法有点神奇吗?不,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

(选自《冯骥才博客》,有删改,2015年2月)

1.文章第①段中说“母亲又该为我扎红腰带了”,请问作者为什么用“又”一词?

2.请从文中划线句A.B句中任选一句,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语言特点。

3.通读全文,说说“人活着,什么美好的事都有可能”有什么含意。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本文,回答两位作者对同样发生在本命年的事,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异同

天麻麻亮,左邻右舍拜年的人已经敲门。开门相见七嘴八舌地嚷嚷着:“恭喜,恭喜!”“同喜,同喜!”我平时串百家门,正月初—要给百家拜年。出左邻入右舍,走东家串西家,村南村北各门各户拜了个遍,这时我才觉得得到了公认,我又长了一岁。

(刘绍棠《本命年的回想》)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