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曹操《短歌行》(其一)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的状态。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乌”既与王业有关,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谋帝位之心久矣。……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

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象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诗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

1.本文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

A.批驳历来人们对《短歌行》的错误理解。

B.明确《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和落实“乌鹊”一词的意义。

C.《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含义。

D.历代文学家在他们的作品中引用《短歌行》的目的。

2.不属于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

A.“乌鹊”即指“乌鸦”,这在一些权威性的工具书中可以找到依据。

B.“乌鹊南飞”等句,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的状态。

C.古代文学中乌鸦这个意象与王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D.王尧衢、苏轼、罗贯中和赵翼在他们的作品中对这几句诗的阐释和引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与苏轼、罗贯中、赵翼的观点完全一致。

B.在本文中,作者不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阐明“乌”作为与王业有关的意象由来已久。

C.毛宗岗的评论旨在揭示《赤壁赋》中引用《短歌行》的意图和罗贯中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这一情节的目的。

D.《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把《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定为赤壁之战时,这是文学家的想象和推测。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