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1世纪是世界公认的海洋世纪。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深深感到海洋对一个民族、国家的盛衰荣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材料一: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发达,投入农业经营的人口占绝大多数,政府的赋税也主要来源于农业……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

(1)据材料一,指出“海军和海权意识在中国很难萌发”的原因。

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

——《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孙中山面对中国的形势,从民族存亡的民生的角度关注海洋。他说:“中国海权一日不兴,则国基一日不宁。争太平洋制海权,即争太平洋之门户权。人方以我为争(意为:别国以我国为争夺瓜分的对象),岂置之不知不问?海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 

——摘编自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材料四:21世纪在我国实施海洋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是世界人口的大国,陆地究竟不足,资源有限,海洋是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最后究竟。台湾问题的和平解决,必须依赖强大的海就此力量作为后盾。中国自北向南,完全处于由岛链形成的关闭海状态,没有强大的军力量,就无法保证安全的出海通道。                  

——《关于21世纪我国东部大海洋战略的思考》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孙中山的海权思想。近代中国“有海无防”的根源是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新时期我国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意义?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