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倒装壶

倒装壶,又称倒灌壶,是我国宋辽时期比较流行的壶式。倒装壶虽具有普通壶的外形,但壶盖却与壶身连为一体,因此无法像普通壶那样从上面注水(如图甲)。这种壶的底部有一个梅花形注水口(如图乙),使用时需将壶倒转过来(如图丙),水由壶底的梅花形注水口注入壶中,注满水后,将壶放正(如图丁),故名“倒装壶”。

倒装壶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其壶内设计了特殊结构——有A、B两只隔水管,其中隔水管A与壶底部的注水口相连,隔水管B是由壶嘴的出水口向下延伸形成。这一结构看似简单,却运用了物理学连通器的原理。向壶内注水时,若水从壶嘴外流,表明水已注满(如图丙),这时水面的高度取决于隔水管B的高度;将壶翻转过来,若水面不超过壶嘴出水口和隔水管A的高度(如图丁),水将不会流出来,这就是倒装壶的神奇之处。如此设计可谓浑然天成,匠心独运,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倒装壶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倒装壶向外倒水时,若将梅花形注水口密封,水将不能从壶嘴流出,其原因是______。

(3)观察如图丙,倒装壶能够装的水的多少是由隔水管___决定的(选“A”或“B”)。

八年级物理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