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6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条约的主要内客是: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材料三 面对满清政府丧权辱国的行径,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四 1904年8月,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一文,指出只有推翻清政府的统治,“以一个新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的政府”,“把过时的满清君主政体变为中华民国”。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

(1)材料一是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说出该条约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之后签订的(2分)该条约的名称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是在什么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帝国主义签订的条约?(2分)该条约签订对中国最大的危害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描述的“维新之路”指的是哪一历史事实?(2分)该历史事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是如何推翻满清政府的?(1分)此次革命对中国有何历史意义?(3分)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