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史实与推论:科学全面地解读史料,可以得出正确的历史推论。请在答题卡上对下面的推论作出判断,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序号

史   料

推   论

正确与否

(1)

1727年清政府设置两个驻藏大臣。主管西藏高级僧俗官员的任免,督察司法、户口、差役,巡视边境,办理对外交涉等。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驻藏大臣的设置,清政府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

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第一年,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生争先购阅,才算轰动一时,此与其反孔言论固然有关,文学革命更引起青年的新鲜的趣味。

新文化运动中,科学民主思想在青年学生中未能引起重视。

(3)

1935年1月,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对李德和博古的军事领导错误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指责他们犯了“左倾冒险主义”,并坚称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根据地的丢失和红军的差点毁掉应由这种冒险主义负责。

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

(4)

1953—1957年,中国工农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1.1%,农业为4.50%,工业为18%(其中轻工业12.9%,重工业25.4%)。

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并体现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

(5)

1942 年元旦,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运用自己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反对德、意、日轴心国及其附庸;保证互相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是二战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6)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全球杂志》中指出:“跨国界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使电视、电话、计算机连为一体,将整个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缩小了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九年级历史判断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