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一只苹果

①大学毕业后,我来到县城一所省重点中学任教,渐渐有了城里人的优越感,又好为人师,脾气就慢慢变大、变坏了。尤其是面对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稍有过失便横加指责,还习惯于请家长,对他们又没有好脸色,不断地数落孩子,弄得他们十分难堪。但后来的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

②松是班里的“双差生”,隔三差五地被请进办公室,但他依然我行我素。我通知了他的家长。

③那天午后,松的母亲找到了我家。这个瘦弱的乡下女人进了客厅,很拘谨,坐在软和的沙发上有些不知所措,手总是握啊握的。我谈起了松的近况,她安静地听着,不时插上一句:“唉,松这孩子”

④我感慨她不幸的家事,丈夫早逝,孩子无知。

⑤我们面对面坐着,隔着一张精致的茶几,上面摆着一篮好看的苹果。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我拿出了教育方案,下了最后“通牒”:再违纪必须退学!无助的母亲默认了。谈话结束的刹那,我猛地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她毕竟是我的客人,随即(A)拿起一只苹果塞到她的手中,她努力地推辞着。末了,我总算说服了她,她才拿了那只苹果并说着多谢一类的客气话离去。

⑥下午,我正在办公,门被敲开了,抬头一望,竟是松的母亲,那个拘谨的乡下女人。她在门外欲步不前,欲言不止,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她终于鼓足了勇气,红着脸,径直走到我的桌旁,从肩上的挎包里(B)拿出一只苹果,说:“老师,没找着松,这个托你给他”我震惊了,那又大又红的苹果分明是。霎时,我喉头发热,无言以对。送她走出房门时,我只有一个想法:相信松能善待母亲。

⑦当晚,我给学生们(C)讲了一个苹果的故事,大家静静地听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闪烁着晶莹的泪花,他们的心被揪得很紧,之后,我单独告诉松,这个故事是关于他和他母亲的,并把那只苹果给了他,松哭了,哭得很伤心。一段时间里,松和他的同学都有了明显的进步。而我,一个脾气又大又坏且好为人师的人,在这位母亲面前,分明感觉到自己是怎样的“小”。

(选自《读者》2005年第8期 作者 邹云 有改动)

1.文章在第①段末写到:“但后来的一件小事,让我改变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通读全文后,你认为“我”改变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2.仔细研读文本,依据上下文依照示例对文中B.C两处进行评点(不拘泥于示例的句子)。

示例:

(A)拿起一只苹果:这是一只礼节性的苹果,也是用来弥补“我”的疏忽和粗暴,表达“我”一丝愧疚之情的苹果。

(B)拿出一只苹果                            

(C)讲了一个苹果的故事:                        

3.松在校表现很差,已经受到老师的最后通牒,可他母亲并未努力去找儿子,将其狠狠地训斥一顿,还要给个苹果给他吃,你如何看待他母亲的这种做法?请谈谈你自己的认识。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