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题

不让兰花知道

张丽钧

⑴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我 邂逅了两个 天使般的女童。当她们纯净如叮咚山泉的歌声响起来的时候,她们身后的一头小象开始陶醉地随着节奏跳舞。所有的人都被这美妙的画面征服了。当其中一位评委表示要去她们的家——热带雨林做客时,妹妹含泪提醒他说:“你一定要种一颗种子。”在这个舞台上,太多人的梦想都是去某个大会堂开演唱会,只有这两个小女孩,她们的梦想却是种树,是让小象回到它绿色的家。

⑵节目的最后,妈妈也上台了。她黑发如瀑,沉静内敛,浓郁的理想主义气质使她看起来光彩照 人。我眼睛一亮——这个女子,我曾在一份画报上见过!我紧张地盯着屏幕,担心她会怆然泪下。然而,她在笑,始终在笑。

⑶看到她,就想起了那个德国男人——马悠博士。他是一位“天赋籽权”主义者,带着宝贵的研究课题来到西双版纳,成立了天籽生物多样性发展中心。西双版纳大片大片的人造橡胶林,在马悠博士的眼里无异于“上帝的 诅咒”——在热带,物种单一就意味着灾难。这位雨林再造之父开始焦灼地着手热带雨林的修复和再造工作。

⑷马悠博士说,世界上有2万种兰花,西双版纳有500种。珍奇罕见的兰花,多长在雨林的枯树上。马悠每天都要去寻找那些从高处跌落下来的兰花,然后,把这些娇贵的植物运回实验室里培植繁衍,两年后,再一株株地绑回到雨林的树上。这样,兰花家族就可以不断壮大。

⑸马悠在一场晚宴上对一个中国女子一见倾情,便送了她一件独特的见面礼——为她弹奏—首钢琴曲。他俩幸福地走到了一起,并且,他的妻子义无反顾地爱上了他的所爱。

⑹他们种树。他们兴奋地掐算着,如果能活到120岁,就可以看到自己手植的树苗成林。他们的—双爱女相继降生。两个女孩赤足奔跑在森林般的庭院里,琅琅齐诵《道德经》。她们的玩伴是小狗、小猫,以及林中的昆虫。

⑺10年的日子,在痴望绿色、勾勒绿色、培植绿色、守护绿色中(a.缓缓b.迅跑)而过。然而,

(8)亲密战友的抽身离去,把她的心掏了个永难填满的洞。当被问及是否想退却的时候,她说:“人是有债的,现在,马悠的债在我身上。”现实中,她常面对一个个无奈。比如,有几个年轻人,晚上回家看不清路,就不假思索地把她和马悠种的几十亩林地点着了——他们把马悠夫妇的肋骨拆下,当火把来烧。

(9)她与荒蛮博弈。

(10)她与愚氓博弈。

(11)沉静的她,带着两个移植了父亲梦想的女儿住在雨林里。3个人一起唱着马悠生前最喜欢唱的歌,做着马悠生前最喜欢做的事。她们不想让兰花知道,那个常在高高的树下奋然救起坠落的兰花的人已然离去。作为马悠的替身,她们一起在雨林里小心翼翼看护着他那个来不及做完的梦。

1.文章第(3)-(11)段主要写了三件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悠和妻子一起种树,再造热带雨林;

(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⑴段作者说自己邂逅的两个女童如天使一般,是因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语境,第(7)段划线处可填入的词语是_____,理由是_____

4.第(9)(10)两段独立成段,下列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西双版纳原住民的荒蛮与愚昧。

B. 强调马悠妻子护林时的坚定和勇敢。

C. 突出马悠妻子护林时的困难与危险。

D. 体现艰难的护林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5.第(8)段划线句意蕴丰富,请作简要分析。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