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1937年侵华日军攻陷南京。短短6周内,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这是血与泪的记忆,更是民族心灵深处难以消弭的伤疤。追溯中日关系,源远流长,曲折而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 清代丘逢甲的《春愁》

材料二  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半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 1945年《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三  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和引领下,在全民族各种积极力量共同行动下,中华儿女同仇敌忾,视死如归,前仆后继,共御外敌。……弱肉强食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不是人类和平之计。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 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割台湾”出自近代哪一条约?是中国的哪场战争失败导致的?

(2)材料二中,“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指什么事?请分别列举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各一个著名战例。

(3)依据材料三指出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怎样看待中日之间的关系。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