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母亲吉尔

[蒙古国]彻·娜仁琪琪格

①白色哈巴狗吉尔忧伤地蜷曲在三居室楼房最小那一间的角落里。15年前,吉尔来到这个家,如今它老了,眼前的路似乎都看不清了。

②两个半月前,它产下一只跟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小母崽。谚语说,临死的母狗才会产下独崽。吉尔生产过3次,第一次是正当壮年的时候,当时,主人下班回来,看见吉尔嗅着刚刚生下的手指头般大的4只没生命的小崽,不知如何是好。从那时开始,他们就不再训斥吉尔,遇上了好人家的吉尔幼年时曾因在室内大小便被抽过几次,除此之外,它几乎没有尝过挨饿挨打的滋味。大家都喜欢它,常常把它抱在怀里,那时可真幸福。吉尔把家里的每个成员都视为自己的主人,它最愿意跟着上中学的男孩颠颠地跑,因为男孩有更多的时间陪它玩。男孩中学毕业去国外留学了,这一次离别,使吉尔受尽了等待的煎熬。经过漫长的盼望,男孩终于回来了,可是身边多了老婆孩子,男孩不再像从前那样把它抱在怀里百般宠爱,而是常常把靠近身边的吉尔推向一旁。吉尔对这种关系的变化感到惊讶和委屈。不久,吉尔心情大好,它拥有了新工作——逗家里的小孙子玩耍。

③第二次生产是在5年前,吉尔产下4只浑身长着白绒毛的可爱小崽。没过几天,小崽们睁开了眼睛,在屋子里乱窜。吉尔的心也紧随着还没学会去室外排泄的小崽们的跑动而紧张不安,生怕它们的“不检点”会引起主人的不悦。它蹲在角落里,时时刻刻盯着小崽们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它们随地拉尿,趁主人未察觉之前,迅速跑过去舔干净。可是,小崽们满月后一个个地消失,最后,它身边只剩下一只小母崽。它担心唯一的女儿也会被带走,就大声吠叫,不让人们靠近。暴躁的吠叫招来了主人们的频繁训斥。10天,20天,一个月过去了,吉尔逐渐放松警惕,它以为主人们会把女儿留在自己身边,不再像前些日子那样乱吠乱闹。可是,它跟主人出去放风的工夫,女儿还是被抱走了。吉尔整整3天没进食,也没有吠叫一声。主人把食物放在它面前,百般抚摸,万般疼爱,吉尔也不为所动。吉尔常常梦见孩子们吸吮着自己的奶头,自己正幸福地舔着嗅着它们那茸茸的软毛。它渐渐懂得,除了忍受与屈从,自己毫无能力抵抗生活的苦难,它接受了一个家庭只能养一只狗的现实。对于命中注定的一切,吉尔又能怎样?

④这一次,晚年得子的吉尔对这个小崽倍加疼爱,表现出反常的态度,不许任何人靠近它,连自己的影子都不例外。或许是先前与子女们离别的场面历历在目,它担心不知哪天人们就会把女儿从身边抱走。因此,无论是白天黑夜,它都寝食难安。

⑤今天,它忧伤地躺在角落里——昨晚主人企图把它们母女俩拆散,吉尔冒着挨训挨揍的危险,在圈着女儿的房间门口哭泣哀号。黎明时分,无计可施的主人把它的女儿放回它身边.这一举动让吉尔激动得差点昏厥过去。

⑥吉尔凭本能预感到自己的日子已屈指可数,它别无所求,只希望能与女儿厮守在一起。它的肢体语言,它的脾气秉性无时无刻不诠释着这一希望。它在心里无数次地祈祷——我幼年时,陪你家的儿子玩耍,晚年的时候,又变成了你家孙子的玩具和玩伴。请你们开开恩,不要拆散我和我的孩子了。

⑦这一天,家里来人了,客人抚摸着小小的狗崽,然后把它抱在怀里准备带走,另一个房间里的吉尔将耳朵紧贴房门倾听着外面的动静,它没有吠叫,耐心地等待着房门被打开的一瞬。它听见房门打开后又被关上的声音后,便急速跑到门口,嗅了一下,确定女儿已经被抱走,便以飞快的速度跑进厨房,跃上窗台,使出浑身力气撞开了玻璃窗,从三楼窗口一跃而下。

⑧惊慌失措的主人下楼跑到吉尔身边时,只见它的前胸深深刺着一片狭长的玻璃,已经咽了气。

1.文章花大量笔墨分别插叙吉尔壮年时和五年前的两次生产,有何作用?

2.结合上下文,品味文中划线的句子,写出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它蹲在角落里,时时刻刻盯着小崽们的一举一动,只要发现它们随地拉尿,就趁主人未察觉之前,迅速跑过去舔舐干净。

3.小说中吉尔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写的是一只狗的经历,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你读完本文后的感受。

【链接材料】

我对人权和动物权益一样重视,这也应是全体人类该有的共识。

——美国总统林肯

所有知识,一切的问题和答案,全都包含在狗身上。

——奥地利作家卡夫卡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