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①夕阳像无数个黄昏一样,把耀眼的光芒洒向人间,屋顶上,树梢上,行人的身上……它的光芒无处不在,给人们带来了安详和宁静。此刻,在公园里,女儿对着夕阳荡秋千时,旁边篮球场上的热闹活动自然地吸引了我的目光。

②女儿知道我多么热爱篮球,在家没事无聊时,就伸展手臂假装手里有一颗篮球,朝着想象的篮筐专心投去。我不只爱打篮球,也爱看篮球,随便什么样的人打篮球,都能让我看得出神。

③我看到角落的篮球架下,来了一群小孩,应该是初中生吧,他们的动作还很稚嫩,几个人聚在一起,没什么章法地抢球、投篮。很快地,他们之间又分出层次来。有的可以模仿运球上篮的动作,有的可以跳投,有的却只能站在定点朝篮筐抛射。最糟的是一个穿深蓝短裤的男孩,他投篮不准,传球会偏歪,而且不会接球。

④因为他怕球。在他眼里,那篮球似乎更像是铅球。球朝他的方向去,他就本能地躲。他越躲,越不懂得用手挡球接球,就越是容易被球砸中,于是就越怕球。

⑤看他打球,是种折磨。他那么怕,那么笨拙,偏偏就又老是被球打到,显出更笨拙的狼狈模样。他表情凝重,眼睛死死地盯在篮球上,似乎总觉得有个灾难飞鸟在空中飞来飞去,随时有可能砸到他的头上。距离太远了,我听不清楚他们说话,但从零零碎碎飘过来的笑语声中,我判断其他男孩开始取笑这个蓝短裤,初中男生会说的取笑的话,一定很难听。

⑥也不能怪这些男孩,我自己知道,跟这样怕球、不能接球的人一起打球,真是折磨。我想,唯一解决的办法,是那个蓝短裤自己知难而退,别跟大家搅和了!然而,或许是不愿孤零零一个人被隔在场外吧,蓝短裤坚持在场里跑来跑去,人家在打篮球,他却比较像在玩躲球。

⑦过了一阵子,一位穿黄上衣的男孩抓住蓝短裤,把他拖到旁边,拿起另一个球,开始教蓝短裤如何接球。黄上衣先站得很近,轻轻传球,一次又一次,然后开始慢慢站得远些,再轮流用反弹球和空中飞球丢给蓝短裤。我很惊讶,这个黄上衣男孩可以那么有耐心。我盯着黄上衣看,我更惊讶了。因为他的表情,在蓝短裤没有接到球时,他没有一点嘲笑,也没有一点“怎么连这样也接不到”的责备,而当蓝短裤意外接好难接的球时,黄上衣也不会特别称赞鼓励他。黄上衣就那样一次一次理所当然地传球。

⑧只有几分钟时间,我看着自信在蓝短裤的动作上、表情上建立起来了。他不再觉得接球那么难,但我相信他也没有觉得接球那么容易,而是他感受到如果他想、如果他努力,他就可以接到球,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自己的行为,决定了能不能接到球。

⑨我很感动。那个黄上衣男孩竟然如此自然地做到了很多老师做不到的事。他没有用大篇的理论教蓝短裤怎么接球,也没有苛责与夸张的肯定,他只是让蓝短裤相信自己:接不接到球,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自己可以负责的。

⑩女儿从秋千上下来时,夕阳已缓缓地沉了下去,像一个安静离开的背影。蓝短裤和黄上衣已经回到球场上去了,蓝短裤虽然仍显笨拙,但是已经不是在躲球了。黄上衣连续投了几个球都没进,还有一次传球出界,然而我仍觉得我在看一个英雄,一个日常英雄。

                          (选自《读者》2016年第9期,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的事件。

2.阅读第⑦、⑧段,揣摩“蓝短裤”的心理活动,在下列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限两个字的词语)。

当“蓝短裤”被拖到旁边时,他很①      

当他接不到“黄上衣”的传球时,他很 惶恐

在“黄上衣”耐心地一次次传球中,他渐渐变得 ②        

3.文末写到“黄上衣连续投了几个球都没进,还有一次传球出界”。为什么“我仍觉得我在看一个英雄,一个日常英雄”?

4.品析语言,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夕阳像无数个黄昏一样,把耀眼的光芒洒向人间,屋顶上,树梢上,行人的身上……它的光芒无处不在,给人们带来了安详和宁静。(该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②他表情凝重,眼睛死死地盯在篮球上,似乎总觉得有个灾难飞鸟在空中飞来飞去,随时有可能砸到他的头上。(品析加点词语)

5.“黄上衣”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从他身上得到的最深的一点启示。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