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占乡村人口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占有70%—80%的土地;而占乡村人口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20%~30%的土地。

——摘自北师版历史教材

材料二 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进程……到1956年年底,约96%的农民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摘自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主要生产资料仍归集体所有,在分配方面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特点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

——摘自《复兴之路》(中)

请回答:

(1)为改变材料一中不合理的土地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哪部法律文件?这次“改变”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的这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3)据材料三,概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总结建国以来不同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经验。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