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韵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历河间令,知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扞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阴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太原既陷,吾固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诸君其自为谋。”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徇。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亶,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姓怙势持官府          怙:依仗、凭借

B. 阴结党欲为内应          阴:阴谋

C. 愿与此城终始以明吾节      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D. 焚香南向拜舞           南向:面对南方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宣和,年号,是为了纪年而设立的名号,一个皇帝统治期间可以有多个年号。

B. 京师,京城、京都,是中国古代国家都城的称呼,有的朝代有多个都城。

C. 庙,是为了祭祀而设立的地方。古人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D. 谥,谥号,是古人死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名号,“忠确”是贬谥。

3.对文中划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B. 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C. 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D. 事闻/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绍兴中/谥忠确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 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 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 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 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祭致礼,为他立庙。

5.下列对于划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

A. 金兵到了,张克戬独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即使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

B. 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带上兵器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退却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一直没有到来。

C. 金兵到了,张克戬独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即使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一直没有到来。

D. 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