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冬夜说书人

馀鲁

①我怀念,小时候在故乡山村漫长的冬夜里,那些走村串巷的说书人带给我们的温暖、欢乐和梦想。那时,一进入腊月的门儿,所有的农活儿都忙活完了,村里的大人和小孩就开 始盼望着,说书人快点来到。

②“说书人来了!说书人来了!”小孩子们会飞奔着把这个好消息瞬间传遍全村。他们 背着背着的三弦琴、牛皮鼓,还有鼓板、鼓架和铺盖,用竹竿一人牵着一人排着队走来,正是我们盼望很久的说书人,排在最后面的那少年是“瞎子小光”,他是我童年时代的好朋友,这些说书人全是盲人,没有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学会说书的,又是怎样互认识然后组合在 一起,走村串巷给大家说书。

③说书人一来,就在村头的孤身老人满大爷家住下了。满大爷的小屋里是那么温暖,因为炕洞里整个冬天都生着牛粪火。漫长的冬夜里,热热的土炕上,大人和小孩都喜欢挤在一 起,听这些盲人说书。鼓板一响,说书开始了。鼓板声和笑声不断地飞出满大爷的小屋,整个小村都沉浸在快乐的气氛里。孩子们都咧着缺了门牙的嘴巴,开心大笑着,乡亲们一张张 写满艰辛和沧桑的睑上,也露出了难得的陶醉的笑容,有时候听到后半夜了还不愿意离开。

④小光和我一样大,当时也就十来岁。每次到来,他都穿得干千净净的,崭新的夹袄里面露出了雪白的衣领,刚刚修剪的小分头,梳理得整整齐齐。“小光,你也看不见,为啥要把自己打扮得这么干净整齐呢? ”我问小光。他一边整理衣领,一边回答说:“我看不见, 可乡亲们都看得呀!”他整理衣领时,好像对着一面明亮的镜子。感谢我慢慢观察到,每位说书人,都穿戴得那么干净整洁,每一颗扣子都扣得整整齐齐的,每个人的衣领都洗得干干净净的。

⑤父亲告诉我,他们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但他们每一天都过得清清白白,他们是一些有尊严的人!

⑥那时我最喜欢小光和他的师父说“大刀史更新”那一段。说这段时,小光给他的父拉 胡琴,过一会儿,小光又打起了鼓板。他的鼓打得又急又狠,再怎么想打瞌睡的小孩,也提起了精神。

⑦“小光,你教我学说书好不好?”我打心眼里羡慕小光,我也很想做一个说书人。“不行,你要上学念书的。“那你教我打鼓板好不好? ”他笑着把我推到了那架小鼓面前。我一手捏着鼓棒,一手拿着鼓板,不由自主地闭上双眼,学着他的样子,就像一个真正的小盲人 那样煞有其事。这时,在我的心目中,好像失明也是一种“本事”。我听见了自己敲出的响亮的鼓板声

⑧“小光,春天和秋天,你们在哪里呢?”

⑨“春天和秋天,我们也要各自回家干农活儿呢! ”他们什么也看不见,还会干农活儿? 那一瞬间,我觉得,小光和他的师父们,真的是一些了不起的人!

⑩说书人佳了半个多月后,又开始收拾铺盖,要离开这去邻村了。“小光,明年冬天一定再来哦!我们等着你!”我爬到村扣的老枣树上大声喊道。大家依依不舍地把他们送过了小石桥。

⑪他们是冬夜里的说书人,是给我的童年带来过温暖和梦想的人。直到今天,我还记着父亲对我说过的话:他们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但是他们每一天都过得清清白白,他们是一些有尊严的人!

⑫现在,说书这门手艺,在大部分乡村里都己经失传了吧?我们这代人也早己长大,不再是小孩子了。我童年时的朋友“瞎子小光”,当然也早己长大了。

⑬小光,你现在在哪里呢?你们还在冬夜的山村里给乡亲们说书吗?

1.第⑦段中加点的“本事”的意思是_____

2.第②段画线句“说书人来了!说书人来了!”与后一句中的“_____”一词相照应,表现了。

3.第③段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是(      )

A. 从侧面表现了乡村冬夜的漫长,让人感到无聊单调。

B. 照应了开头“说书人带给我们的温暖、欢乐和梦想”。

C. 为下文“我”想让瞎子小光教“我”学说书做铺垫。

D. 突出了说书人为贫穷寒冷的岁月带来的欢乐和温情。

4.父亲说说书人是“一些有尊严的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有尊严”在全文中的具体表现:

(1)

(2)

(3)以精湛的技艺打动人,鼓舞人;

(4)

5.本文标题“冬夜说书人”不能改为“童年的朋友”。请简述由。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