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冯其庸的文化和学术人生

“昔日之我即今日之我也,昔日之牧童耕夫,今日之学界野马微尘,皆一也。”冯其庸曾经这样自况。这个豁达从容、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从不向命运低头,一生颠簸辗转,而这一次终于没能抵过时间的催促,飘然而去白云之外,留下说不尽的书生意气。

很难用学界的单一范畴去定义这位老书生。文学家?红学家?书法家?画家?戏曲学家?考古学家?冯老自称“其庸”,然而他所涉猎的学术范围,已然大大超出常人的范围,实在“不庸”。他致力于文化和学术的一生,留给世人的也是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和魅力。

“心里特别难受,尽管有思想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临,依然打击沉重,缓不过来。”知道冯先生去世的消息,叶君远情绪低落。叶君远是1979年冯其庸带的第一批3位研究生之一,师徒交往38年。他还曾写过《冯其庸传》,为先生整理年谱。“冯先生一生是为了学术而生的,他非常勤奋,在读书、教学的时候,他所在宿舍的灯总是全校最晚熄灭的。先生写文章有个习惯,总是在文末写上完稿时间,于是,我们在翻阅他的文集的时候,可以看到他每每深夜才搁笔。他一生的巨大成就和他过人的勤奋是分不开的。”

在学术研究上,冯其庸讲究实地考察和书本相互印证。书破万卷,路行万里。“冯先生在读《史记》的时候,对项羽乌江自刎的情节存疑,于是他几次去安徽定远、乌江实地考察,写出了《项羽不死于乌江考》。读《三藏法师传》的时候,先生对玄奘归国的路径存疑,于是他76岁再登高原,成功找到玄奘取经东归的入境处。他是这么做的,也是这么告诫学生的。”叶君远说。

叶君远回忆:“他编辑《历代文选》的时候,有一些助手做注释工作。一位年轻的助手由于感情生活起了波澜,注释有些草率。冯先生审校之后马上把他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帮助他改正问题。对于领导干部,他也没有网开一面。曾经有一位领导想要报评副教授,冯先生作为系主任,他的签字至关重要,然而,冯先生就是不签。后来人事部门领导亲自和他谈话,劝他宽限,他无奈之下签了字,却马上补签一句‘我不同意’。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冯先生回家乡探亲,无锡本是鱼米之乡,那时却‘民多乏食,民有饥色’。他回北京后写了《回乡见闻》并发表,在那个时代,这是需要勇气的。”

对于学界后辈,尤其是来自贫寒家庭的学子,他总是关怀备至。著名作家二月河,以前曾是红学爱好者,他早年寄给冯其庸一篇自己的红学论文。冯先生回信说:“你文笔好,试着写写历史小说。”二月河受到鼓励,写出了《康熙大帝》,并第一时间寄给冯其庸先生。“冯其庸先生连夜看了这部小说,读完后连声赞赏,并帮助二月河联系出版社出版。”叶君远说,“知名工笔画家谭凤嬛、雕塑家纪峰等,都出自冯先生门下,受冯先生教益。”

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设立国学院。冯其庸受聘成为首任院长,首先为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他还提出了“大国学”的概念,国学院成立后,他和季羡林先生一同建言,倡议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中国西部文化历史语言民俗艺术方面的研究,以应国家不时之需。

1.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冯其庸的自况开篇,既向我们交代了冯其庸先生的豁达从容的性格特征,同时在结构上也与文章结尾相呼应。

B. 冯其庸做学问从来不马虎,读《三藏法师传》时,他对玄奘归国的路径存疑,于是耄耋之年的他仍然登上高原求证。

C. 冯其庸之所以给自己起名为“其庸”,是因为他认为自己一生应该致力于文化和学术,要留给世人永不甘于平庸的精神。

D. 在冯其庸的鼓励之下,二月河写出了红学论文,并动笔写《康熙大帝》,冯其庸还帮助二月河出版了《康熙大帝》这部小说。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叶君远作为冯其庸带的第一批研究生之一,与冯其庸的师徒情谊深厚,得知冯先生去世的消息之后,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他还是一时无法接受。

B. 冯其庸在审校《历代文选》的时候,有位年轻助手因为感情生活上的问题做注释有些草率,当即被冯其庸批评教育了一番,这体现了冯其庸的不近人情。

C. 曾经有一位领导想要报评副教授,作为系主任,冯其庸一开始并不想签字同意,但最终还是在人事部门领导的劝说下同意了。

D.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成立后,冯其庸作为首任院长,为国学院设计了最基本的规范,还倡议建立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

E. 本文多处引用冯其庸先生的学生叶君远的话,目的在于以他人的视角向读者全面地介绍冯其庸,同时凸显了文章的真实性。

3.冯其庸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