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1—5题。(18分)

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见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黄泥是用来砌缝的,这种黏性很强的黄泥搀上一些石灰水豆浆水,砌出了缝铁连老鼠也钻不开。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     (浮、罩、蒙)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     (飘、洒、落)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      (挑、担、粘)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     (晃、摇、跌)破了便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

等泥水匠和两个助工来的时候,父亲已经把满满一凼黄泥踏好。那黄泥加了石灰和豆浆,颜色似玉米面,红中透着白,上面冒着几个水泡,被早晨的阳光照着,亮亮的,红得很耀眼。

父亲从老屋里拿出四颗大鞭炮,他居然不敢放,让我来。我把火一点,呼一声,鞭炮窜上了高空,稍停顿一下便掉下来,在即将落地的瞬间,啪——那条红色的纸棍便被炸得粉碎。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

1.在原文括号中选择最准确生动的动词填在括号前的横线上。(2分)

2.上文描写父亲的人物形象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3分)

3.为什么说“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3分)

4.用波浪线在原文中划出三处细致入微的特写语句,说说为什么作者如此不惜笔墨地精雕细刻?(5分)

5.读了上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你联系自己与父亲的亲情,写一段文字,刻画父亲最动人的形象细节,表达自己对父亲的赞美之情。(200字内,5分)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