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的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五,不少江河上已经建造了大型水坝。传统上,修建大坝的原因是变水为宝,不让水白白流掉。修建大坝的地方往往风景很美,而人民很穷。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中,怒江上将修建13级大型水坝;大渡河王流和支流加在一起,将修建大小水坝356座。

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流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三门峡水利枢纽,就是因为改变了河道的流态,导致坝址上游泥沙淤积。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也可能破坏山坡的平衡而引起滑坡。水坝常常选择在峡谷区,它的谷坡一般说来是不稳定的。例如金沙江虎跳峡,两岸山顶高出江面2500-3000米,江面宽度30-60米,这对于筑坝是有利的一面,但崖高坡陡,容易发生滑坡,虎跳峡就曾因山坡崩坍而引起断流。如果坝址的岩层疏松易坍,施工过程中就必须改变坝的位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一旦洪水袭来,还易酿成垮坝灾难。”75年,中国河南驻马店地区在一次碎不及防的特大暴雨中就曾出现严重垮坝事件。

修建大坝还会人为诱发地震。至今为止,全世界共有一百多座水库诱发过地震。川西、怒江、金沙江虎跳峡地区本就是地震活动性很高、地质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这些都是加剧诱发水库地震的高概率因素。

近年来中国的天灾人祸,特别是渭河连年不断的水灾,使得五十年代中国三门峡水库的积极倡导者们终于在2003年10月开始承认:三门峡水患。针对2004年洪水并不是太大,泥石流、滑坡、地震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的状况,国家防总指挥部明确提出:给洪水以出路。这就是一方面要保证河道的畅通,让洪水能够比较顺利地下泻,同时要保证可以调蓄洪水的湖泊、洼地,尽量避免因我们的经济发展去侵占它。这种思路与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想法和做法是一致的。

1.对本文所说修建大坝的危害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影响了河水的天然流向,使河流的流态发生变化,改变水文特征。

B.建坝过程会导致峡谷山坡崩坍,建成后会使上游泥沙淤积,影响生态。

C.由于岩层土石疏松,人坝建成后可能移位,加剧岩石崩坍。

D.诱发地震,洪水之时可能垮坝,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2.下列不属于对于修建峡谷大坝意义的传统认识的一项是(    )

A.不让江河之水白白流掉,充分利用水资源发电。

B.开发水资源丰富地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C.就着峡谷地形建造大坝,可以节省建坝投资。

D.保证湖泊、洼地可以调蓄洪水,而不去侵占。

3.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国际上防治洪水的观点和做法,就是要让洪水能够顺利下泻,并有地方调蓄。

B.修建大型水坝不是仅仅为了利用水流发电,还应从其他方面认识修建人坝的意义。 

C.大坝和水库诱发地震要以该地区地震活动性很高、地质构造运动活跃为前提。

D.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三门峡水库的积极倡导者们率先认识到水库大坝的危害。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人坝的地方,如果加强地震监测,及时作山预报,就有可能减轻灾害。

B.由于认识到大坝的危害,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修建大坝的工程或计划将会停止。

C.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教训,表明三峡工程要高度重视防止坝址上游泥沙淤积的问题。

D.水利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原先地理条件,尽量避免因经济发展而改造水流、 湖泊、洼地。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