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丰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白居易诗《朱陈村》描写了唐代农村生活景象:“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氤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自然经济的特征。并指出自然经济对中国古代王朝统治起到的作用。

材料三战国时期自由买卖的土地私有制度已经确立,大量农民因土地兼并失去本业或不胜地主商人的剥削,自愿放弃本业(农业),而向工商业求生计,所谓“从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所谓“耕田之利十倍,珠王之利(商业)百倍”……周国人(东周)风俗,不爱做官吏,专心做工商……鲁国人喜欢讲儒学,后来风俗改变,经商谋利比周国人更迫切……到战国末年,大商人吕不韦终于参与了秦国政权的争夺。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子孙商人子弟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准书》

禁百官置邸贩鬻。

——《新唐书·德宗记》

材料四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到北宋有一个新的转折。……都城开封是最繁华的城市,市内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人来车往,十分热闹。……南宋初年,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真切地反映了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的面貌。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中册》

请回答:

(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并指出汉高祖对商人实行什么政策?为什么要实行这一政策?对中国历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4)材料三中,唐德宗为什么要禁止百官经商?对唐朝经济繁荣有什么影响?

(5)材料四中所说的“北宋时代大城市商业繁荣”有哪些具体表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高一历史连线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