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秀野堂记

朱彝尊

长洲顾侠君,筑堂于宅之北,闾丘坊之南。导以回廊,空以径,累石为山,望之平远也;捎沟为池,即之蕴沦也。登者免攀陟之劳,居者无尘壒之患。晓则竹鸡鸣焉,昼则佛桑放焉。于是插架以储书,叉竿以立画,置酒以娱宾客,极朋友晜弟之乐。暇取元一代之诗甄综之,得百家焉,业布之通都矣。侠君乃梦有客愉愉,有客瞿瞿,一一十十,容色则殊,或俯而拜,或立而盱觉而曰:“是其为元人之徒与?将林有遗材,而渊有遗珠与?”乃借钞于藏书者,复得百家焉,未已也。博观乎书画,旁搜乎碑碣,真文梵夹,靡勿考稽,又不下百家,而元人之诗乃大备矣。

予留吴下,数过君之堂。侠君请予作记。思夫园林丘壑之美,恒为有力者所占,通宾客者盖寡。所狎或匪其人。明童妙妓充于前平头长鬣之奴奔走左右舞歌既阕荆棘生焉惟学人才士著作之地往往长留天壤间若文选之楼尔雅之台是已。吴多名园,然芜没者何限!而沧浪之亭,乐圃之居,玉山之堂,耕渔之轩,至今名存不废。则以当日有敬业乐群之助,留题尚存也。侠君筑斯堂,媕群雅,将自元而宋而唐而南北朝而汉,悉取以论定焉。吾姑记于壁,用示海内之诵元诗者

注:①壒:尘埃。②晜:晜,同“昆”,兄长。③盱:张目而视。 ④梵夹:佛经。⑤媕:捕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则佛桑放焉               放:  开放

B.暇取元一代之诗甑综之       甑:  鉴别

C.予留吴下,数过君之堂       过:  拜访

D.舞歌既阕,荆棘生焉         阕:  分段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晓则竹鸡鸣焉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B.侠君乃梦有客愉愉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C.悉取以论定焉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D.而元人之诗乃大备矣。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童妙妓/充于前平/头长鬣之奴/奔走左右/舞歌既阕/荆棘生焉/惟学人才士著作之地/往往长留天壤间/若文选之楼/尔雅之台是已。

B.明童妙妓/充于前平/头长鬣之奴/奔走左右/舞歌既阕/荆棘生焉/惟学人才士/著作之地往往长留/天壤间若文选之楼/尔雅之台是已。

C.明童妙妓充于前/平头长鬣之奴奔走左右/舞歌既阕/荆棘生焉/惟学人才士著作之地/

往往长留天壤间/若文选之楼/尔雅之台是已。

D.明童妙妓充于前/平头长鬣之奴/奔走左右舞歌/既阕荆棘生焉/惟学人才士著作之地/往往长留天壤间/若文选之楼/尔雅之台是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觉而曰:“是其为元人之徒与?将林有遗材,而渊有遗珠与?”(4分)

________

(2)思夫园林丘壑之美,恒为有力者所占,通宾客者盖寡。所狎或匪其人。(5分)

________

(3吾姑记于壁,用示海内之诵元诗者。(3分)

________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