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但借明月寄乡思 苏美玲

①中秋又至,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 天上的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②我们乡下,每到中秋节,也就到了秋收最繁忙的时候。我们家里,最忙碌的是父

亲和母亲。在他们看来,经过春天的播种,夏天早出晚归,锄草、浇灌、喷洒农药,付 出了那么多汗水,到秋天收成好了,全家人的生活就有了着落和奔头。父母常常忙到月 上柳梢才带着满身倦色回家。

③从月似弯眉忙到月如银盘,中秋节就到了。既然是节日,终归还是要庆祝一下的。 满院子的追赶鸡鸭鹅,却不舍得把这些全杀了,只杀其中的一只,剩下的还要等它们下 好多的蛋,拿到集市上换钱呢。

④因为是中秋节,要有月饼装饰呀。母亲就会到集市上买三五斤月饼和一些猪肉回

家。先给爷爷奶奶和外婆家送去,最后剩下一二斤月饼,留着中秋节晚上圆完月,分给 我们姐弟。

⑤那时侯,月饼里的内容很简单,不像现在各种水果风味的这么多,里面搀杂的是

几粒花生米、芝麻和红砂糖白砂糖之类。月饼的包装也极其简单,用粗劣的粉红色的纸 张包裹了,最上面蒙一小块长方行大红纸。纸面上印着“中秋月饼”和生产厂家,洇湿 着一层油。那洇开的油印宛如咧开嘴笑着的娃娃脸,让人看着开心。

⑥月如银盘挂柳梢,中秋节的晚宴终于开始了,有鸡、鸭、鹅、猪肉开荤,更有甜 甜的月饼吃,对于我们乡下孩子,自然高兴不已。往往是一家人围了桌子,每人发一碗 掺和了肉片的豆角菜,吃得津津有味。母亲常会把肉多的菜碗分给我们姐弟,她的碗里

只有一小点肉丝。我们姐弟吃到直喊“肚子胀”的程度。

⑦中秋节晚上,无论多忙,都不能忘记圆月的。在院子里正对着房屋窗户的地方,

放一张小桌子,把六块月饼和六个苹果或一堆糖果放在桌子上,再点燃一炷香。母亲直.

直.地跪在香炉旁,深.深.地弯下腰,将额头紧.紧.地贴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大约是念叨

一些“要有好收成,保佑家里的大人孩子平安”之类的吉祥话。母亲这样做的时候,一 脸的虔诚和严肃,她不容我们姐弟插嘴的,我们也只在旁边瞧着,跟着母亲跪拜。

⑧小时候是不理解母亲这样的行为的。上了小学时,老觉得母亲好象是“封建迷信” 呢。但等长大一些之后,才真正理解了母亲当年的跪拜。母亲那样认真虔诚的跪拜,实 际上是因为那时候乡村里的生活太艰难,母亲只是以她特有的方式在向天地祈祷我们一

家人的平安和进步啊!

⑨等母亲祈祷完毕,就可以吃月饼了。品尝着香甜的月饼,望着皎洁纯净的月儿, 我们姐弟追逐打闹着。最有意思的是,小弟模仿乡村戏剧团里的女演员,拈一个兰花指,

咿呀唱着,轻盈地走台步,逗引得我和大姐二姐笑到肚子疼,整个小院子里洋溢着一派 轻松祥和的景象。

⑩圆月挂中天,夜渐深,母亲总会撕下粉红色的包装纸,仔细裹好两个月饼,盛上

满满的一碗肉片豆角菜,朝隔壁那个孤独的张阿婆家走去。阿婆的屋里终日黑着,到晚 上也不见光,只有清冷的月光撒在小小的院子里。我总觉得那黑洞洞的窗户像怪兽的嘴, 十分恐怖。可母亲会在阿婆屋里坐上好久,直到月亮沉下了西山才悄悄回来。

○11 二十多年过去了,故乡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父母再不用那么辛苦地 劳作,但他们依旧舍不得离开亲爱的土地。我们姐弟已经相约好:国庆节放假后,一定 按时回到生养我们的老家,齐聚到父母身边,唠唠家常,谈谈今后的发展,过个团团圆

圆的国庆节和中秋节。

○12 现在已是夜深深,有不知名的虫儿轻唱着缱绻的歌。窗外的月色正浓着。哦,但 借这一轮明月,寄多少美丽乡思和缠绵的回忆!

1.一轮明月勾起作者对童年生活哪几个场景的回忆,请简要概括。

2.结合全文,说说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

3.阅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母亲直.直.地跪在香炉旁,深.深.地弯下腰,将额头紧.紧.地贴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的妙处。

纸面上印着“中秋月饼”和生产厂家,洇湿着一层油。那洇开的油印宛如咧开嘴笑 着的娃娃脸,让人看着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作者在文章结尾深情地说:“但借这一轮明月,寄多少美丽乡思和缠绵的回忆!”结合 全文说说你读出了哪些情思?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