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有关中外近代史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学者指出,1840—1949年间的中国历史经历了“沉沦”“谷底”“上升”三个阶段,在1840—1901年期间,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沉沦”┅┅

材料二:翻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的历史,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现实,必须彻底埋葬旧制度。于是革命党人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和制政府。然而,这场革命引起的变化毕竟是有限的。清王朝皇冠落地后,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从农村到城市,很多人家还是把君主当作神来供奉

材料三:1868年4月,日本天皇率领群臣宣读“五条誓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 《资本的年代》

(1)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材料一中学者所谓“沉沦”的真实含义是什么?(1分)中国完全“沉沦”到谷底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2)材料三中“改良”“革命”分别对应什么历史事件?(2分)这些事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1分)

(3)材料四中的“改革”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1分)这一“改革”使日本社会发生了怎样的转型?(1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