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关于公元前3000~前1700年世界其他地区人类生活的变化,我们所知的要少得多。在中国文明即将诞生的黄河中游地区,相当稠密的农业人口形成了,他们以粟为主要食物。【甲】这些农民在一种特殊的土壤“黄土”上耕作,这种土壤由冰川时期的风吹来的尘土沉积而成,因此容易挖掘。黄土地区森林不多,因此,耕作技术与中东的刀耕火种大相径庭。正因如此,加上粟在其他地方不是重要作物,所以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的农业独立于中东农业而兴起,虽然中东独特的作物小麦和大麦也从很早的时候就在黄土地区培植了。

在更南部的东南亚大河流域,公元前2000年代,另一种截然不同的农业也取得了更大的发展。【乙】在这些地区,季风是决定性因素:一年中有半年下雨。实际上这半年几乎天天下雨,其他时间则是干旱。雨季和旱季的明显交替意味着当地有洪涝,然后是土地逐步干旱。【丙】各种根茎作物天性都适合这种气候条件;水稻也是如此,它是季风地区的主要农作物。

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沉积   B. 大相径庭   C. 虽然   D. 逐步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高三语文选择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