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裂痕

刘剑飞

①王木和李林是好朋友,俩人上学时是同班,上班时在一个大院,后来结婚买房子,又成了楼上楼下的邻居。偶有闲暇时,俩人喜欢推杯换盏,小酌几杯。或在家里,或至酒馆,整几样可口的小菜,弄两壶陈年老酒,就这么边喝边聊,天上地上、事业人生,无拘无束海侃一番,日子过得特别畅快!

②前几天,听闻李林刚刚荣升单位的副局长。作为好友,王木自然十分高兴,特意安排在这落雪的晚上宴请李林,要为他好好庆贺庆贺。酒是陈年的酒,壶还是那把老壶。王木这人好雅,平素饮酒对酒具很是讲究,无论到哪喝酒,都爱带上一把老壶。这是王木的父亲昔年下乡插队时从一老农手里淘回的,壶虽谈不上名贵,但也是上好的青花瓷,雪白的壶壁,上绘梅兰竹菊,再配上两只小巧的六角酒杯,喝起酒来,颇有几分的雅兴。

③这晚,喝着喝着,李林就有些喝高了。待到他要亲自把盏,为王木斟酒时,右手一颤,握着的壶不慎脱手。但听“咣啷一声”,酒壶磕在了盘子上,碎倒没碎,但那翘着的壶嘴却被硌掉了。李林脸一红,搓着手,很是过意不去。王木淡然一笑,一把破壶,烂就烂了吧!等明儿找人粘一下,还能凑合着用。言毕,收拾起掉嘴的瓷壶,继续畅饮。

④这以后,俩人依然隔三岔五小酌几杯。只是,再没用过那摔破的壶。

⑤几年后的一个春天,某收藏协会组织一批权威专家来小城鉴宝。也是出于好奇,王木找出那把摔破壶嘴后又重新粘上的青花瓷壶,请专家鉴定。没曾想,那位瓷器专家看过壶后,大为赞赏,说此壶用料讲究、做工精细、纹饰细腻、釉质莹润,乃是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珍品。只可惜被损坏了,不值钱了。倘是保存完好,目前的市场价至少在三十至四十万之间。听完专家的鉴定,王木一下子愣在那里,老半天才醒过神来。抱着壶回到家里,王木顿足捶胸,懊悔不迭。心中既悔自己没能好好珍藏此壶,又恼李林不该这么不小心,把壶摔破。

⑥这以后,王木像被抽去魂魄一般,人一下子苍老了许多。每天回到家里,他都拿出那把壶,一遍遍反复抚摸,边摸边喃喃自语,深悔自己痛失了宝贝。妻子知道这事后,闹着要去找李林,让李林赔壶。王木苦着脸劝阻,都是多年的好朋友了,怎么着也不能这样做啊!尽管一再劝妻子,但王木的心里也在暗自埋怨李林。王木想,这李林也太不够意思了,如此珍贵的一件宝贝让你毁掉了,就是不让你按市场价赔偿,你也该来道道歉,表示表示心意啊!这么想着,王木对李林就有了芥蒂。以后李林再邀他喝酒时,他都婉言推托。

⑦此后,俩人的关系渐渐疏远,偶尔在单位或小区碰一下面,也只是相互点点头,一笑而过。三年后的一天下午,王木在单位看报纸,无意间看到一则报道,说是前几年来本地鉴宝的那几个所谓的专家,据调查是一个诈骗团伙。该团伙以鉴宝寻宝为名,流窜各地,借机收取鉴宝费或骗钱拾漏……看到这里,王木的心中猛一激灵:莫非——莫非自己的那把宝贝瓷壶,也是他们胡吹的?这下,王木再也坐不住了。第二天就带上那壶,到省博物馆找人重做鉴定去了。博物馆专家看过壶后,告诉王木,这就是一把民间常用的酒壶,只不过年代久些而已。

⑧这一结果,让王木大失所望。既而,他又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他蓦然感觉到,这几年撕扯内心的那种痛,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

⑨此后,每有闲暇时,王木依然喜欢把玩那壶。回想起当初和李林推杯换盏、对坐小酌的情景,王木忽然迫切地想要喝酒,并且想和李林一起喝酒。但,拿在手中的电话,却始终没有勇气拨过去。这把壶都有难以弥合的裂痕了,还能再喝出以前的味道吗?王木想。

1.通过全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木虽然劝住妻子去找李林,但是自己内心里对李林还是心存芥蒂的。

B. 王木得知前几年来本地鉴宝的那几个所谓的专家是骗子后就迫不及待的去寻找“真专家”鉴定酒壶,只是为了消除对李林的隔阂。

C. 王木得知这是一把民间常用的酒壶后,有些失落,后悔当初疏远了与李林之间的关系。

D. 面对三四十万的金钱,王木和李林的友情产生了裂痕。

2.根据全文,阅读下列句子,完成括号内的问题。

(1)每天回到家里,他都拿出那把壶,一遍遍反复抚摸,边摸边喃喃自语,深悔自己痛失了宝贝。(说说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2)既而,他又如释重负,长舒了一口气。他蓦然感觉到,这几年撕扯内心的那种痛,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3.作者设置了一假一真两位专家,有何用意?请从情节设置和人物形象方面进行分析。

4.说说本文以“裂痕”为题的好处?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