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

汉哀帝说:“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处,儤直(官吏值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出于是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

请思考:

(1)据材料一,封建最高统治者对其称呼的选择基本用意何在?

(2)据材料二,汉哀帝和朱元璋对丞相的作用有何不同的看法?基于其认识,朱元璋对中枢权力机构做出了怎样的调整?

(3)据材料三,清朝中枢权力机构出现怎样的变化?这一机构的职能是什么?有何意义?

高一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