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观:看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削平

C.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D.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

2.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B.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

C. 有穴窈然              然视其左右

D.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对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选文的2,3段主要写游山的心得,先写游山洞的心得,再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B. 作者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必须要有志向,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C. 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做了赞扬,但是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作者觉得很遗憾。

D. 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指的后悔的。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