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雨果奖得主刘慈欣:在深山里缔造“科幻王国”

1985年,刘慈欣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山西娘子关发电厂的计算机室工作,在这个闭塞、落寞却处处回荡着历史韵味的大山中,刘慈欣对科幻文学越发痴迷。

《宇宙坍缩》和《微观尽头》是这位“科幻迷”参加工作之初的两篇试手之作,虽然语言显得有些生涩,描写也较粗糙,但已孕育了他后来创作的小说所具有的气魄大、悬念足的风格。短篇小说写得不过瘾,刘慈欣就开始了长篇创作。1989年,他完成了《中国2185》,两年后又写出了《超新星纪元》。但由于当时科幻文学正处于寒冬,他的《超新星纪元》等作品相继投了几家出版社,得到的回复都一样:“书稿很不错,但出不了……”

直到1999年,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等科幻小说在《科幻世界》杂志发表。同年,《带上她的眼睛》还荣获了第11届中国科幻“银河奖”一等奖。从此,刘慈欣的科幻作品创作一发而不可收,而且作品质量颇高。

2006年,刘慈欣写出了长篇科幻小说《三体》(又名《地球往事》),之后几年又陆续出版了“厚重无极,气象万千”的“三体”系列《黑暗森林》《死神永生》,征服了无数的科幻迷。

刘慈欣的作品承袭了古典主义科幻小说中节奏紧张、情节生动的特征,浓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学和自然的伟大力量,洋溢着英雄主义的情怀。

在“三体”系列小说中,刘慈欣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则”与物理学家霍金在2010年提出的对外星人要尽量避免接触的理论不谋而合,这就是科幻的魅力。

2015年8月,《三体》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使刘慈欣成为首位斩获世界科幻文坛最高奖的亚洲人,开启了中国的“科幻元年”,让中国文化在国际获得“存在感”。著名计算机和物理学家普里斯科认为“中国科幻作家已在这个领域走到前头,而我们(西方)却在近年来失去了敢于思考和敢于探索的精神”。

刘慈欣说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彻底的现实主义者,只有在科幻里,才有一些理想主义”。“其实,自己的科幻之路就是一条寻找家园的路。”在短篇小说《流浪地球》的前言中,这个理性、低调、沉默寡言的理科男,罕见地以极具浪漫色彩的话来描述自己。

“我是疯狂的技术主义者。”他的科幻理念也让他成为了科幻界的另类人物,引起了不少的争议和批评。国际科幻界很长时间里一直在走“科学反思”的道路,主流内容都是表现科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刘慈欣却越发坚守自己的阵地,正是这种坚信与守候,让刘慈欣成为了今日中国科幻界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尽管许多读者是被《三体》中对人性的思考打动,但刘慈欣认为主流文学“超级自恋”,而科幻文学就是文学“再一次睁开眼睛的努力”,它让文学与宇宙重新连接起来,从而“超越自恋”。他说,从人文科学角度讲,科幻是为应对人类的超级灾难而产生的,是其他任何文学门类无法替代的。从自然科学角度讲,科幻是为发掘科学的美和震撼而存在的。真正好的科幻作品是要把很虚幻很空灵的东西描写得很真实,像新闻报道那般真实。

从深山发电厂里的普通工程师,到名震世界的“中国科幻王”,刘慈欣用他30年磨一剑的成长故事告诉我们:世间有无限可能,只要你朝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努力,就终会释放光芒!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刘慈欣创作的《三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科幻文学的属性。科幻文学从20世纪初进入中国那天起,就背负了“文以载道”的重责,负担了过多的社会功能。之后随着中国政权的更迭与社会流变,科幻文学开始在意识形态工具和科普工具之间摇摆。(《刘慈欣:当代中国科幻第一人》)

②在将近20年的漫长时光里,他都是一个人安静地创作,难免有一种孤独感和寂寞感,就像自己独自坚守着一片根本没人在意的疆域。(《刘慈欣:坚守科幻文学的疆土》)

③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百度百科“黑暗森林法则”)

④刘慈欣的“地球往事”三部曲时间跨度相当长,内涵非常丰富,知识信息量可以说海量。整个小说就像一部人类生存史,其对于今天现实世界的借鉴意义不可小视。(《从刘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谈当代科幻小说的现实意义》)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刘慈欣最早的科幻作品《宇宙坍缩》《微观尽头》虽然有瑕疵,但已体现出了刘慈欣科幻小说气魄大、悬念足的特点,为刘慈欣后来的科幻创作奠定了基础。

B.1999年,《科幻世界》杂志发表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极大地鼓舞了刘慈欣对科幻小说的创作热情,也使得刘慈欣的科幻作品质量越来越高。

C.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具有古典主义科幻小说的特点,这一特点源自他工作的地方山西娘子关发电厂所处大山中回荡着的历史韵味对他的熏陶。

D.在刘慈欣身上有着现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矛盾纠结,在生活中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科幻作品中他是一个具有理想主义情怀并积极寻找精神家园的人。

E.文章的语言十分质朴,并注重对刘慈欣形象的刻画,特别是引用的刘慈欣那些话语,真实地表现了刘慈欣理性、低调、沉默寡言、积极追求等精神品质。

2.在科幻小说的创作过程中刘慈欣体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3.刘慈欣对科幻文学有哪些个人的看法?请简要回答。

4.刘慈欣为什么会被称为“中国科幻王”?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