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邓家兄弟不寻常的求学路

——一边读大学一边当“猪倌”

新年的一天,天快黑了,荣昌县城郊一座石棉瓦盖的红砖房里,不时传出阵阵猪叫声。

砖瓦房里光线很暗,为了节约电费,没有开灯。一个系着围裙、弓着身子的农妇将一锅食物残渣烧得热气腾腾。她叫谢世先,是邓家兄弟的母亲。每天她把儿子从学校食堂运回来的剩菜剩饭煮沸、去油、除盐,然后和着青饲料喂猪。谢世先话不多。“孩子们能学有所用,自力更生,我们当家长的很高兴。”谈起两个念大学的儿子当“猪倌”,这位长年操劳的母亲感到很欣慰。

2004年,兄弟俩双双考上了西南大学,一个学动物医学,一个学动物科学。但是,一贫如洗的家哪来得钱交学费? 贫困没有让兄弟俩垂头丧气,反倒成了他们奋斗的动力。他们向学校申请了助学贷款后,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勤工俭学。

2006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下跌,市场低迷。兄弟俩到学校附近的一个村做调查,发现村里原来有500多头母猪,已经卖掉、宰杀400多头。“下半年,猪价一定上涨。”他们的判断,得到老师的认同。

于是,兄弟俩谋划着办养猪场。班主任同意了他们的创业计划,还帮他们联系学校食堂,把倒掉的剩菜剩饭转让给他们作饲料。父亲用家里的房子抵押贷款10000元,加上东挪西借,帮助兄弟俩把养猪场办起来了。 100多头仔猪刚刚住进修葺一新的猪舍不久,重庆遭遇了百年未遇的干旱高温天气,猪儿频频发生中暑,好在有专业知识和老师们的指导,猪一头都没有少。

兄弟俩分工合作,一个负责疾病管理和饲料配备,一个负责将学校的剩菜剩饭运输到养猪场喂猪。每天中午12点和下午5点40分放学后,弟弟第一个工作就是用一辆二手的三轮摩托车把师生倒掉的剩菜剩饭运到5公里外的养猪场,然后自己才吃饭并赶回学校。

当上“猪倌”后,邓波感觉很累,一年多来从没睡过一次午觉。原来从来不逃课的兄弟俩开始有了缺课记录。有时候猪生病,一天需要到养猪场几次,“事后,我们都会把缺了的课补上。”邓费建说。

刘松是海螺村里的农民,搞规模养猪已有五六年了。刚开始刘松对邓家兄弟的感觉并不好,他想:两个大学生不好好念书,跑来养猪,不务正业! 慢慢的,刘松改变了原有的印象。“有时候,他们会到我这里来跟我探讨一些问题,询问我怎样管理养猪场,同时,也给我提出一些防病治病、饲料配方方面的建议。” 原来,养猪场开办起来过后,兄弟俩遇到问题,在学校就向老师请教,在养猪场就去找有经验的农户交流。在学习和交流中他们感觉到:专业理论、养殖技术和管理知识都得到增强。由于在以往的社会实践中和一些饲料厂商结下友好关系,当得知他们兄弟创办自己的养猪场,一个饲料厂主动为养猪场解决饲料供应的难题。

去年12月,第一栏肥猪出槽,果然卖了个好价钱,扣除成本,净赚1万多元。 现在,养猪场又引进了一批仔猪,父亲邓国洪用房子抵押的那笔贷款已经还上。 养猪没有耽搁学习,也没有影响就业。相反,用人单位却十分看好他们的创业经历。今年即将毕业的邓费建接到3家用人单位的邀请,并和其中一家来自四川的大型牧业集团签订了协议。

(原载2007年1月10日《重庆日报》,有删减)
1.这篇短短的通讯用了许多数字,请举例分析列数字的好处。(4分)
2.这篇通讯主要人物是邓家兄弟,为什么要写海螺村农民刘松?
3.本文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的二等奖,评委认为它“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是一篇平民化的人物通讯”。试从内容和语言上谈谈你对这篇通讯“平民化”的理解。(6分)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