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习题

(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多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  )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间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人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阅读选文,联系全文说明的对象是        ,说明对象的整体特征是       ,属于      类型的说明文。

2.用“       ”线画出(1)(2)段的中心句。

3.(1)段中主要运用了           说明方法,作用是                          

4.(1)段中“( )”处应填“鉴赏”还是“欣赏”,说明理由。

5.若将(1)段段末“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效果有什么不同?

6.(2)段结构特点是(  )

A. 总-分   B. 总-分-总   C. 分-总

7.(2)段中“务必使浏览者……完美的图画”,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四个讲究”构成排比,从全文看,与下面说明的内容有什么联系?

8.(2)段中“务必、无论、总是、一切、决不”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9.这两段文字哪句话能概括全文的中心。

10.“图画”一词在文中起的作用是(  )

A. 起总说的作用。   B. 起贯穿全文的作用。

C. “图画”两字贯穿全篇,是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D. 起游园林的向导作用。

11.正面能表述作者在介绍苏州园林时,采用的角度的一项是(  )

A. 作者亲身的感受。   B. 设计者和匠师们的主观愿望和客观实际的统一。

C. 游览者亲自体验到的感受。   D.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感受。

12.引用游览者的话的作用是(  )

A. 三提“图画”。   B. 进一步介绍园林。

C. 证实作者的评价。   D. 为了强调共同点。

13.第二段第四句中的“一切”和“决不”在用词上有什么特点?

14.第二段所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是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