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则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召开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在国际社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的热点之一即外来物种入侵问题。

 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外来入侵物种被引入到自然分布区外的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对引入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外来入侵物种本身具有种群优势,可使本地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甚至灭绝,破坏物种多样性,最终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际旅游业迅速升温,外来入侵物种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其中,大宗粮食进口携带大量杂草籽入境,长芒苋等杂草籽在口岸被截获的频率较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美国堪萨斯州进行的实验表明:长芒苋在玉米田间可导致玉米最高减产74%,在大豆田内可导致大豆最高减产68%。此外,由于长芒苋具有独特的抗除草剂特性,以及易于种间杂交的特性,所以还会出现“超级杂草”的潜在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水体富营养化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影响下,外来入侵物种在我国已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快、_______________等特征。基于近十年的野外调查、标本鉴定以及文献统计,初步估计中国有860余种归化植物,其中369种被认为是入侵性植物,在全国各省(区、市)均有发现。目前,在我国已建立的1500余个自然保护区中,除少数偏僻之处,其他或多或少都能调查到外来入侵植物,覆盖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原甚至城市居民区。

 外来物种入侵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在水域生态系统和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更是上升为首位影响因素。据保守估计,外来入侵物种每年给我国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

 外来物种一旦大面积入侵就很难控制,所以控制手段采取得越早,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发现外来物种具有潜在入侵性或已经入侵时,应该通过多部门在检验检疫、风险分析、监测预警、应急控制及处理等方面的合作,综合利用机械、化学和生物等监控手段与方法,积极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清除工作。

1.上文依次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应对措施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根据上下文,在文中空白处横线上可依次填写下列内容:种类多、地域范围广、危害程度重。

B. 文中划线句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以确凿的数据,准确说明了长芒苋在玉米和大豆田间造成的减产比例,使人认识到长芒苋入侵的严重危害。

C. 文中划线句黑体字“最高”不能删去,它表示列举的数据是减产量的峰值,实际上可能要少一些,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D. 外来入侵物种利用其种群优势,抑制或直接杀死本地物种,造成生态系统破坏。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