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DNA硬盘

①DNA是生物的基因信息,可以长久有效地记载生物的各种信息数据和图谱,这已经不再是神秘的东西了。可是,把人类文明的数据存入“DNA硬盘”,并且保存长达千年之久,不啻为石破天惊的奇闻。

②最近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一群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发现,所有的人类文明成果数据,都完全可以写入DNA生物基因信息中,并将其储存千年之久。

③这项研究的动因,源自一个并非杞人忧天的“黑色幽默”。2011年的某天,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的教授格瑞斯跟同事们聊天,有人开玩笑说,一旦某一天,人类从地球上消失了,那全人类几千年来所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成果的资料数据,会不会随着人类的灭亡而灰飞烟灭?有的人则不以为然,因为服务器、硬盘、闪存、磁盘等很多数据保存工具,它们不会像人类一样消亡,它们记载这些数据,完全可以留待新新人类去发掘。

④格瑞斯教授听完大家的笑谈:并没有感觉这只是一个黑色幽默,而是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科学命题。服务器、硬盘、闪存、磁盘等数据保存工具,是可以将数据保存一段时间,但这些数据保存工具,最终还会像传统的纸质书籍一样降解,无法长久保存人类数千年的文明。

⑤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长久保存这些数据呢?于是,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团队,开始研究这个课题。受到生物DNA基因信息图谱的启发,他们把将数据写入生物基因信息作为主攻方向。

⑥经过研究,他们发现1克DNA理论上携带有455艾字节(Exabyte,EB)的数据。1EB等于10亿GB,而1000EB等于1ZB。云计算公司EMC估计.2011年全球数据总额也只有1.8ZB,这意味着只需要4克(—勺子左右)DNA.就能记录从柏拉图到莎士比亚的名作,还可以延展到碧昂丝的最新专辑等所有作品。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成果数据,有了DNA硬盘保存,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

⑦可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格瑞斯和同伴们发现,DNA也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反应,在室温下也会逐渐降解。针对这个问题,他们又天马行空,异想天开的集思广益,认为如果把DNA数据硬盘做成化石来保存,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而现今最类似于化石的矿物就是石英。于是他们将石英做成壳子,这种壳子的结构组成类似于玻璃,与骨骼化石几乎相同,把DNA样本放在石英做成的壳子中,达到了比较完美的效果。

⑧把人类文明的数据存入DNA硬盘,由头源自幽默,结局石破天惊。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格瑞斯教授等科学家,创造了人类文明数据保存与传承的神话。

             (选自《知识窗》2015第5期)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简要分析选文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3.选文第⑥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⑦段中的加点词语“逐渐”是如何体现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的?

5.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A. 促使科研人员从事DNA硬盘研究的主要原因是现阶段人们经常使用的数据保存工具存储量有限,无法长久保存人类文明成果。

B. 1克DNA捞带有455艾字节的数据。

C. 科学家最终决定把DNA样本放在石英做成的壳子中,是因为石英的结构组成类似于化石,而化石不会降解,可以长久保存。

D. DNA硬盘是人类文明资料保存与传承的神话,但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大,因为它所起的作用与常规存储工具没有本质区别。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