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农民,农业,农村,是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聚焦农业,关注民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究历史,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356年,秦国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僇(lù)力本业(努力搞好农业,耕织致粟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极大地调动了民众务农和作战的积极性。                

——刘玉峰《商鞅变法农战政策和抑商政策之得失》

材料二:1958年,《人民日报》报道早稻亩产如下:7月12日,福建闽侯城门乡公社,3275斤;7月18日,福建闽侯连板公社,5806斤;7月31日,湖北应城春光公社,10597斤;8月1日,湖北孝感长风公社,15361斤;8月10日,安徽枞阳高峰公社,16227斤;8月13日,湖北麻城建国公社,36956斤;8月22日,安徽繁昌,43075斤;9月5日,广东北部山区连县,60437斤。      

——维基百科

材料三: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的土地政策。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作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五: “中央一号文件”原指中共中央每年发的第一份文件。现在已经成为中共中央重视农村问题的专有名词。中共中央在1982—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2004—2015年又连续12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新浪网

(1)材料一商鞅变法开始确立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这是基于变法中哪一措施的实施?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请你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3)图二、图三都反映了新中国农民踊跃入“社”,这两个“社”的全称分别是什么?

(4)材料四中所说的“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发生的“意义深刻的变化”是指什么?这一“意义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哪里?

(5)孙中山关于民生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孙中山重视民生问题,中央也连续九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的原因。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