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20分)
章邯已破项梁军,则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击赵,大破之。当此时,赵歇为王,陈余为将,张耳为相,皆走入钜鹿城。
初,宋义所遇齐使者高陵君显在楚军。楚王召宋义与计事而大悦之,因置以为上将军,项羽为鲁公,为次将,救赵。诸别将皆属宋义,号为卿子冠军。
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于钜鹿,疾引兵渡河,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宋义曰:“不然。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故不如先斗秦、赵。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天寒大雨,士卒冻饥。项羽曰:“将戮力而攻秦,久留不行。今岁饥民贫,士卒食芋菽,军无见粮。且扫境内而专属于将军,国家安危,在此一举。今不恤士卒而徇其私,非社稷之臣。”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慴服,莫敢枝梧。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胜则兵罢,通“疲”

B.故不如先秦、赵斗,使……相斗

C.立羽为上将军假,假扮

D.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营垒

2.文中“则我引兵鼓行而西”的“而”字,与下列句子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望洋向若叹曰

B.劳苦功高如此

C.归求救国之策

D.德不厚望国之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充分地表现项羽及其军队的勇猛和超强的战斗力,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B.项羽认为,虽然若论坐于军帐,运筹决策,他比不上宋义;但是披坚甲执锐兵,勇战前线,宋义比不上他。于是作为次将的项羽心里不服宋义为上将军。

C.由于宋义不戮力救赵攻秦,“久留不行”,反而拒谏饰非,打击异己,所以项羽杀了他。

D.项羽军破釜沉舟,抱着必死决心,于是士气大增,无不一以当十,势如破竹地战胜了秦军和诸候的军队,最后诸侯军“无不膝行而前”的臣服。

4.用“/”给文中划横线句子断句。(3分)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8分)
(1)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史记·项羽本纪》)(3分)
________
(2)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烛之武退秦师》)(2分)
________
(3)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碑记》)(3分)
________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