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魏 仁 浦 传

魏仁浦字道济,卫州汲人。幼孤贫,母为假黄缣制暑服,仁浦年十三,叹曰:“为人子不克供养,乃使慈母求贷以衣我,我能安乎!”因慷慨泣下。辞母诣洛阳,济河沉衣中流,誓曰:“不贵达,不复渡此!”晋末,隶枢密院为小吏,任职端谨,侪辈不能及。契丹入中原,仁浦随众北迁。会契丹主殂于真定,仁浦得脱归。魏帅杜重威素知仁浦谨厚,善书计,欲留补牙职。仁浦以重威降将,不愿事之,遂遁去。重威遣骑追之,不及。汉祖起太原,次巩县,仁浦迎谒道左,即补旧职。

乾佑末,隐帝用武德使李邺等谋,诛大臣杨邠、史弘肇等,密诏澶帅李洪义杀骑将王殷,令郭崇害周祖。洪义知事不济,与殷谋,遣副使陈光穗赍诏示周祖。周祖惧,召仁浦入计,且示以诏曰:“朝廷将杀我,我死不惧,独不念麾下将士乎?”仁浦曰:“侍中握强兵临重镇,有功朝廷,君上信谗,图害忠良,虽欲割心自明,奚可得也,事将奈何。今诏始下,外无知者,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为杨、史雪冤。”周祖纳其言,易诏书以示诸将。众惧且怒. 遂长驱渡河。及即位,以仁浦为枢密副承旨。

周祖尝问仁浦诸州屯兵之数及将校名氏,令检簿视之。仁浦曰:“臣能记之。”遂手疏于纸,校簿无差,周祖尤倚重焉。周祖大渐,谓世宗曰:“李洪义长兴节镇,魏仁浦无遣违禁密。”世宗即位,欲命仁浦为宰执,议者以其不由科第,世宗曰:“古人为宰执者,尽由科第耶?”遂决意用之。

宋初,进位右仆射。开宝二年春宴,太祖密谓仁浦曰:“朕欲亲征太原,如何?”仁浦曰:“欲速不达,惟陛下慎之。”从征太原,中途遏疾。还,至梁侯驿卒,年五十九,赠侍中。

仁浦性宽厚,接士大夫有礼,务以德报怨。汉隐帝宠作坊使贾延徽,延徽与仁浦并居,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及周祖入汴,有擒延徽授仁浦者,仁浦谢曰:“因兵戈以报怨,不忍为也。”力保全之。当时称其长者。世宗朝近侍有改忤上至死者,仁浦力救之,全活者众。淮南之役,获贼数千人,仁浦从容上言,俾隶诸军,军中无滥杀者。

(选自《宋史·魏仁浦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济河沉衣中流    济:渡,渡过

B. 侍中握强兵临重镇   临:统管

C. 令检簿视之       检:查看,查验

D. 俾隶诸军         俾:统率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殂:死亡。中国古代等级森严,指称死亡也因人而异,天子死亡叫“崩”,诸侯死叫“薨”,而“殂”字各色人等都可以使用,文中就用在了契丹君主身上。

B. 道左:道路左边,引申为道路旁边。我国古代座位以左为尊,官位以右为尊,所以有“虚左以待”“无出其右”等说法。

C. 科第:科举及第。科举制是我国古代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汉武帝时开始出现,唐朝时真正成型,明清时已经十分完备。

D.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起的名号。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文中出现了“汉祖”“周祖”“宋太祖”三个称谓,魏仁浦就曾经历了汉祖、周祖、太祖所在的三个朝代。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莫若易诏以尽诛将士为名,激其怒心,非徒自免,亦可为杨、史雪冤。

(2) 延徽与仁浦并居,欲并其第,屡谮仁浦,几至不测。

4.周祖临终交代世宗:“魏仁浦无遣违禁密”,要求世宗不要对魏仁浦隐瞒皇家秘密,周祖这样说是因为在他眼里魏仁浦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根据文章内容作简要概括。(不超过30字)

高三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