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见下表:

地 点

创办人

企 业 名 称

上海

方举赞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源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中国民族火柴业兴起于清末,发展于民国。这期间,内忧重重,外患频频,民族火柴业在夹缝中脱颖而出,顽强成长。下面是一组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火花。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企业与明代“机房”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其分布地点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从材料二的“火花”中你读出什么与民族工业发展有关的历史信息?

(3)从张謇企业的历史命运,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高一历史非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