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古词,完成小题。

天末怀李白①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②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③,魑魅④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⑤。

[注释]①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国受牵连而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天末:天边。②君子:指李白。③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④魑魅:比喻各种各样的坏人。⑤汨罗:屈原在汨罗江含冤投水自尽。

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一些物象常被寄予特定的含义,例如“鸿雁几时到”中的“鸿雁”就因为有借雁足传信的说法,常常被用来借指书信。

B. 意象与意境是诗歌鉴赏的重要元素,本诗在“风”“水”物象前分别添加“凉”和“秋”两字,形成意象,构建了共同的意境。

C. “知人”是一种诗歌鉴赏的方法。作者视李白为知己,首联在看似不经意的寒暄中表现出作者对李白的关怀。

D. “论世”也是一种重要的鉴赏方法。作者在动乱年代与李白一起被流放,所以才由李白的遭遇联想到自己的遭遇,感慨万千。

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次句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看似不经意的寒喧,而于许多话不知应从何说起时,用这不经意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B. 三四句一问一担忧,诗人盼望鸿雁快来传书,又担心被江湖秋水阻隔回来的道路,一种苍茫惆怅之感,袭人心灵.

C. “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魑魅喜人过” 隐喻李白长流夜郎,是遗人诬陷。此二句抒情中又略带议论,意味深长,有极为感人的艺术力量.

D. 尾联是想象之词,最后一句“投诗赠汨罗”,用一“赠”字,是想象屈原永存,他和李白千载同冤,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一定作诗相赠以寄情。

九年级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