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图一2012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排放物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6.7

炼钢

168.5

6.7

炼油

68

2.7

机动车

99.8

4

合计

2513.3

100.0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图二:煤炭消费与雾霾统计

雾霾:不同于自然条件导致的雾现象,主要是人为排放到空气中的尘埃、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气候公报》)

材料二:

刚入12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此次我国的雾霾天气,波及省市城市之多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雾霾天气的影响,部分省份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学生学习受到影响,雾霾也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健康,侵袭着我们的身体。

事实上,雾霾的形成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比如,企业排烟、工地扬尘、汽车尾气、家庭烹饪等等,都对雾变霾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为了蓝天白云,为了新鲜空气,无论政府还是企业抑或公众,都应带着责任积极参与进来。

(摘编自2015年12月5日《长江时评》)

材料三

目前,今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陕西省,就有31个城市维持红色预警,21个城市维持橙色预警,8个城市维持黄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河南等6省市合力“抗霾”。

专家提示,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需防范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低能见度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另外,今年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偏差,导致京津冀地区平均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偏多,需做好抗霾持久战的准备。

(摘编自2016年12月18日《中国天气网》)

材料四:

为督促地方政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环保部督查组持续在一线开展督查。督查组发现个别企业存在恶意生产行为,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还有部分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像这样只顾一己私利不管他人死活,只想我行我素不愿尽责出力的,可以说大有人在。

身处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是广大群众的迫切心愿。顺应人民的期待,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必须抓出力度,对辖区内的企业要加大排查,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企业违规排污,该罚款的罚款,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总之,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决不能拿群众健康拉动GDP增长。

同时,治理雾霾要有长远的治理规划,面对雾霾天气,一些地方还是“头痛医头”,缺乏治理空气污染的长期规划。

(摘编自2017年1月10日《东方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相结合。

B. 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对人的健康和交通运输产生了严重影响。

C. 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一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有很大的关系。

D. 雾霾是一种人为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空气劣质化现象,而雾是一种自然条件导致的现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 煤炭燃烧是PM2.5值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好煤炭使用是改变雾霾天气产生的一个措施。

B. 由煤炭消费和雾霾天数的数据图可知,煤炭用量逐年递增,而每年雾霾天数也呈不断上升的状态。

C. 雾霾天气的产生与企业生产、民众生活习惯、交通出行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恶性循环。

D. 雾霾使民众对空气质量的诉求极为强烈,这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各级政府也制定了长期规划。

E.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社会的焦虑,对城市管理者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3.怎样才能更好地治理雾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