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回顾我国生育政策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出现了一个战后婴儿潮,国家鼓励通过生育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到60年代,中国极度贫困,这固然有自然灾害的原因,但也说明人口与生产力的矛盾已经出现并日益严重。所以 ,70年代以后,我国开始 实施以人口控制为导向的人口政策。到了90代后,育龄妇女的生育水平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以下。

生育更替水平 是指同一批育龄妇 女生育子女的数量 恰好能替代她们本 身以及她们的伴侣数量。一旦达到生育更替水平,出生和死亡将逐渐趋于均衡,在没有国际迁入与迁出的情况下,人口将最终停止增长,保持稳定状态。更替水平的生 育率,是指平均每位妇女生育2.1个子女。这样 ,下一代人口数能够更替上一代人口数。当平均每位妇女生育子女数小于 这个水平,人口再生产总 体上呈现内在萎缩状态。目前,我国 妇女生育水平仍旧在下降。贝克尔为生育和家庭行为的经济分析提出了里程碑式的分析框架。他认为人类的生育是把孩子作为耐用品进行投资的一项行为选择,生育孩子的成本和收益是人们选择生育孩子与否的主要考虑因素。

(摘编自任远《后人口转变》)

材料二:

表1:老年人口占比调查和预测

注:实线: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财务司 2002 年假定总和生育率水平为 1.8 时,对老年人口所占百分比作出的预 测。这一预测已被证明是科学正确的 。

虚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对老年人口比例的调查。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发展中国家往往以 60 岁为老年的起点,认为 60 岁以 上人口比例达到 10%即为老龄社会。

(转自郭志刚《中国 低生率进程的主要特征》)

表2:全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

材料三:

生育率下降和 人口增长放缓往往被认为缓解了人口 增长对经济社会的压力。生育率的下降首先减小了少年儿童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并带来社会抚养比的下降和人口红利。但长期人口低生育率以后,劳动力数量和比重开始转而下降,则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出现社会劳动力不足的局面。老年人人口比重则不断提高,整个社会的抚养压力不断提高,到 2020 年我国的人口抚养水平将会达到 50%的高水平,进一步加剧劳动力数量相对不足给经济增带来的压力。

(摘编自任远《后人 口转变》)

材料四:

2015 年10月,中国决定结束长期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 ,实行单独二孩,并从2016年1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二孩政策。从2003年到2013年间,中国出生人口始终在1600万上下波动。2016年,根据 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推算,中国出生人口超过了1786万,生育水平 提高到 1.7以上。

(摘编自“人民网” )

1.下面对上述材料 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口老龄化是 长期低生育率的产物。若生育率保持稳定,老龄人口占比将同步实现稳定。

B. 据表 1 两条曲线,对老年人口占比的调查和对此预测的结果,其发展趋势是一致的。

C. 中国总和生育率 的下降突出表现为一孩总和生育率的 较快下降,至 20 15 年降至新低。

D. 单独二孩政策实 施后,二孩总和生育率有所提高,但 改变低生育率现状还任重道远。

2.下列对材料相关 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生育率水平总体低迷,其根本原因是生育孩子的成本的增加。

B. 我国长期的独生 子女政策,是在人口制约生产力发展 特定历史背景下的过渡性政策。

C. 社会抚养比,与 儿童、老年人的人口数量成正比,与 社会劳动力人口数量成反比。

D. 2005年到 2015 年,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逐年小幅降低,给社会 经济发展带来压力。

E. 我国人口政策改 革的历史表明,人口政策是社会经济 发展的最核心的政策工具。

3.根据上述材料, 谈谈如何应对低生育率这个综合的社会问题?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