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是早已被历史反复证明的规律。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祁连山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甘肃、青海数百万人口的生产生活。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祁连山先后经历了森林采伐、矿山探采、水电开发、旅游设施建设等几轮大规模开发。在“靠山吃山、有水快流”的观念作用下,长期无度索取导致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严重,生态安全底线岌岌可危,深刻教训必须认真吸取。。

想法决定做法,理念指导行动。严守生态底线,推动绿色发展,切实转变发展观念刻不容缓。纵观近年来发生的破坏生态环境案例,一个共性问题是发展理念不对头,忽视乃至无视生态环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这种因小失大、寅吃卯粮、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做法,不仅危害当地可持续发展,更会祸及子孙后代。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只有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子,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迈向永续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解决好的课题。“草木不植成,国之贫也”。在祁连山等欠发达地区,生态问题往往与贫困伴生。摆脱贫困、加快发展,绿色发展是必然抉择、必由之路。各级干部要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从过多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向依靠绿色产业、绿色产品发展的步伐,以绿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旅游文化业拓展延仲为突破口,谋绿色发展、做绿色文章,才能为可持续发展开辟新天地,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的致富靠山。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对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干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守生生态安金底线,着力推动绿色发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共同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摘编自新华社《严守生态底线,推动绿色发展 》)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与自然共生,伤害大自然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但这种惩罚不一定立即到来。

B. 破坏生态环境案例的问题是忽视乃至无视生态环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

C. “靠山吃山、有水快流”的观念导致了祁连山生态破坏严重,生态安全底线岌岌可危。

D. 只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就能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获得永续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没有概念性阐释,没有严格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论述。

B. 本文例证虽不丰富,但道理令人信服,原因之一是例子典型,之二是说理透辟。

C. 全文为了论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一中心论点,在论证中采用了引证法。

D. 文章从生态和文明两个维度较为深入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祁连山生态安全底线要想转危为安,必须持此观念。

B. 如果过多依赖资源能源消耗的模式能够改变,绿水青山才有可能成为群众致富靠山。

C.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是一场观念的革命,是对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

D. 人类发展活动如果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不会遭到大自然的伤害。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