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课内精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2)不见曦月

(3)乘奔御风

(4)属引凄异

2.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结合第二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写水的。

4.怎样理解第三段中的“良多趣味”,请结合文章加以分析。

5.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大笔点染,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等字,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等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B. 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动静结合,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

C. 作者先写山,正面用“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写山之“连”,“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山之“高”,又用“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突出山之“窄”。

D. 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写猿又分两层,一是直接叙述,一是引渔歌为证。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