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文言文《郑板桥开仓济民》,完成后面小题。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②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无留牍:没有遗留下的公文。②长吏:地方最高的官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___________)

②或阻之(___________)

③活万余人(___________)

④去任之日(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去任之日

A.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B. 康肃笑而谴之《卖油翁》

C. 何陋之有《陋室铭》

D.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3.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父 老 沿 途 送 之(在主谓间停顿)

曾 任 范 县 令   (在动宾间停顿)

4.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陋室铭》)

5.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