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坊市制是我国古代政府对城区规划和市场管理的制度,这种制度从西周一直维持至唐代。坊,或称里坊,是中国古代城市组织的基本单元,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后,逐渐成为比较纯粹的居住单位概念;“市”是指城市中商品交换的主要场所。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控制。坊市实行严格的功能分区,坊内不允许开设店铺进行商品买卖,市内也严禁列肆贩卖的商人留宿。坊和市都有封闭的垣墙围合,有专人负责坊门和市门管理。贞观之治,促使唐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产品的增加使得商品交易剧增,坊市制到了非调整不可的时候,相对独立的“市”开始形成和发展。当时这些市都集中在一个大院内,四面筑有围墙,开设市门,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区。这就直接改变了城市格局,对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

关于市设立的条件,唐代有硬性规定。由于各州县地位的重要性不同,对其设市的要求也有差别,所以市制也并非铁板一块的硬性规定,如唐大中时,不是州县的要闹去处,也可依三千户法置市。市在唐代的发展,不只是局限于设置条件的突破,商品交易已开始冲破坊市的限制。当时长安市中的不少店铺已开始扩建新的店铺,交易活动不再只限于市内进行,坊区内出现了众多商肆店铺。不仅如此,草市发展迅猛。草市的兴起,反映唐初限制中等县以下设市的规定,已因地方交易的发展被冲破。有因“商贾辐辏,舟车骈集”而成草市的,有因山上产茶而成山市的,有因地方产业兴起而成市的。草市由商业交换而起,升为镇便形成了新兴商业都市。夜市也渐趋活跃,打破了对城市生活时间的限定。空间上突破的坊市和时间上突破的夜市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直接影响了唐代城市结构空间上的变化。

从唐代中叶开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直接生产者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市民的自由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他们可以组织社团,甚至可以通过包括“罢市”等多种途径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市民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意识和程度、对公共舆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这样,城市社会的力量愈来愈依靠市民,活动的内容也更多地围绕市民开展。市民成为城市社会的主体人群,标志着市民阶层在唐代中后期正在形成。这就意味着城市已处于从士人社会到市民社会的转型过程之中。随着坊市制被逐渐突破和城市社会的转型,原来管理“市”及“市人”的体制已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于是新的机构——行会应运而生。

坊市制与“市”的发展变迁,实质是商业发展打打破封建制度对商人活动的时空限制,彰显渐进式制度变迁的过程,这也是社会演进与都市管理并行发展的结果。

(摘编自冯兵《隋唐时期里坊制、坊市制与“市”的变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解析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坊市制实行的严格的功能区分,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阻碍了商品交易量的增加。

B. 唐代社会产品的增加,促使坊市制的调整,带来了相对独立的“市”的形成和发展。

C. 市在唐代的发展,冲破了坊市制对商品交易空间的限制,还冲破了交易时间的限制。

D. 在唐代中后期,市民阶层的形成意味着城市处于士人社会到市民社会的转型之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认为坊市制与城区规划、市场管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商业与坊市关系的前提。

B. 文章介绍草市兴起的现象,为商品交易的发展冲破唐制设市的硬性规定提供例证。

C. 文章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两个维度,阐述坊市制在唐代的发展变迁。

D. 文章提出观点后,分析了坊市制发展和转型的原因,并论证了发展和转型带来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城市结构空间上的变化,与市场经营不断突破“坊市”的界限范围有重要关系。

B. 坊区内出现众多商肆店铺,表明传统商业中交易活动只限于市内进行的模式被打破。

C. 新的管理商品交易体制行会的出现,说明从西周一直维持至唐代的坊市制业已消亡。

D. 唐代社会演进与都市管理的并行发展,造成了坊市制的逐渐被突破和城市的转型。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