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请回答相关问题。

【分离提纯】

(1)在烧杯里放一定量的草木灰,加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浸出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2)把烧杯中的草木灰连同浸出液一起过滤。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处理的方法是        

(3)把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当蒸发到                   时,停止加热。

【成分探究】

取(3)所得的晶体少量溶于水,分到两支试管中。

(4)第一支: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①加盐酸:                       

②产生浑浊:                         

(5)第二支: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       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为证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再向试管中加入       〔可供选择试剂:澄清石灰水、KCl溶液(呈中性)、CaCl2溶液(呈中性)〕,此时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当看到       时即可证明。因此,草木灰      (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

【答案】(1)K+ (2)重新过滤 (或再过滤一次);(3)出现大量固体(或余少量液体);

(4)K2CO3+2HCl=2KCl+CO2↑+H2O; Ca(OH)2+CO2=CaCO3↓+H2O;

(5)红;CaCl2溶液;K2CO3+CaCl2=CaCO3↓+2KCl;红色褪去(或消失),产生白色沉淀;不能

【解析】试题根据题中的叙述,草木灰是农家肥料,主要含钾盐,故1)在烧杯里放一定量的草木灰,加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浸出溶液中主要含有的金属阳离子K+;(2)把烧杯中的草木灰连同浸出液一起过滤。如果滤液仍然浑浊,说明没有过滤完全,故应该重新过滤,(3)把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当蒸发到出现大量固体(或余少量液体)时停止加热,以防止结晶析出的固体物质受热飞溅;(4)①加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草木灰中含有碳酸根离子,故反应方程式为:K2CO3+2HCl=2KCl+CO2↑+H2O; ②产生浑浊的原因是Ca(OH)2+CO2=CaCO3↓+H2O;(5)根据溶液显碱性,根据碱性溶液的性质,故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为红色;为证明溶液呈碱性是由CO32-引起的,所加试剂要与碳酸根反应产生明显现象即可证明,故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再向试管中加入CaCl2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K2CO3+CaCl2=CaCO3↓+2KCl,当看到,产生白色沉淀,红色褪去(或消失)时即可证明。因此,草木灰不能与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以免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考点:物质分离提纯的方法、酸碱盐的性质

【题型】实验题
【结束】
28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小段镁条(已擦去氧化膜),再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盐酸,镁条表面有_________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发现问题)为了再次观察上述反应现象,小林同学用较长的镁条重做上述实验,但发现了异常现象,试管中出现了白色沉淀.

(实验验证1)小林同学针对两次实验的不同,设计对比实验方案,探究出现异常现象的原因.

试管(盛有同体积同浓度的盐酸)

镁条长度

1cm

2cm

3cm

4cm

相同的实验现象(省略题干现象)

快速反应,试管发热,镁条全部消失

沉淀量差异(恢复至20℃)

少量

较多

很多

(得出结论)镁条与盐酸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_________有关.

(追问)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①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镁54.8g.

②镁能与热水反应产生一种碱和氢气;

③氯化银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做出猜想)猜想一:镁;猜想二:氯化镁;猜想三:氢氧化镁,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验证2)将白色沉淀洗涤干净,分别取少量沉淀于A、B、C试管中,进行如表实验:

试管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足量盐酸

_________,白色沉淀_________

猜想一不正确,但这种白色沉淀能溶于盐酸

B

加入足量水

白色沉淀____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C

加入适量稀硝酸

白色沉淀消失

原白色沉淀中含有的离子是:Mg2+、_________

继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

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拓展延伸)足量镁与盐酸反应过程中,溶液会经历从酸性到碱性并且碱性逐渐增强的过程,从而促使白色碱式氯化镁的生成.

九年级化学科学探究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