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二

老舍是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的作家。他创作伊始,就将“好骂世”而富同情心的个性特点带进了作品;他“一半恨一半笑的去看世界”,这恨与笑,既是现实主义的思想力量,也是他创作时的感情基调。对生活满怀着执着的追求,但又追求不到,失望之余,只得寄情于笑骂,这种笑骂,就不能不是带着眼泪的。老舍到创作《骆驼祥子》时,才形成了“笔尖上能滴出血与泪来”的风格。写到《四世同堂》时,全民抗战的时代气氛强烈了,偷生就是自取灭亡的思想命题尖锐了,在风格上必然有相应的明显的变化——转而以怒、愤、傲、烈的感情色彩去讽刺、暴露和写实。

《四世同堂》写的是我们民族的深重灾难和深沉悲剧,小说处处呈现出一种因黍离之悲而产生的愤懑与激烈的感情色彩。作家或塑造悲剧形象,或描述悲剧事件,都依据着现实主义的原则,忠实地反映着生活中真、善、美的毁灭。

老舍对北平中、下层人民是极为熟悉的。他将普通北平百姓的性格中许多美好的素质赋予了小说中一些内涵丰厚的悲剧形象,如天佑、小崔、孙七、常二爷、李四爷等人。然后又通过他们的惨死,深刻地反映侵略者怎样毁灭了他们的人的尊严。【甲】的祁天佑,【乙】的常二爷,一个落了“奸商”的罪名游街示众,一个被毒打后在城门口罚跪,一向作为他们精神支柱的人的尊严忽然被毁灭尽净,侵略者无情地打碎了他们身上的精神盔甲,将最难堪的灾难和污辱降临到他们头上,令他们带着耻辱的烙印,到另一个世界去洗净。老舍写这些悲剧形象时,是将自己心灵的一部分,赋予了这些人物,将这批悲剧形象写得很美,从而惊心动魄地突出了这“美”的被毁灭。

《四世同堂》作为被征服者的愤史,其中的“愤”,不仅是愤敌人的残暴愤民族败类的无耻,同时也是愤“国民性”的惶惑与偷生。他使读者看到:日本人的疯狂是要昂首挺胸拼命打人,是要试试自己的力气;而冠晓荷之流的北平人的疯狂是只注意饮食男女,沉溺在烟酒马褂与千层底缎鞋之间,是从亡国奴生活中“寻出‘美’来,赞叹,抚摩,陶醉”(鲁迅:《南腔北调集·漫与》)。另有许多弱者,则只会张着含冤的眼睛,不知该向谁去索求公道,甚至极错误地向李四爷和一号的日本老太婆身上泄愤!

老舍不但揭露这耻辱的烙印,而且向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探寻那劣根性形成的原因。老舍热爱以北平为代表的古雅、和平、人道的东方文化,小说不时流露出以我国的周铜汉瓦、唐诗晋字、梅岭荷塘的东方文化为光荣和骄傲;同时,他又不能不深入地去发掘这文化传统的滞重碍事:他给小说起了一个很带感情色彩的书名《四世同堂》,也许正是为了埋葬那礼教的堡垒,写出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那东方式的“四世同堂”梦想的破产!看看作家那深沉的思索吧:为什么在狼似的侵略者面前,有光辉文化传统的人民竟会成为各自逃命的羊?为什么正直的钱诗人,什么也不怕,只怕丢了美丽的北平城?为什么爱国如祁瑞宣这样的知识分子,在苦闷时要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忘却现实的避风港?为什么北平人会从过中秋节不能点缀以北平传统的“兔儿爷”的事实中去体会“亡国惨”?……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固有文化中致命的弱点,它使人民很容易受暴徒的蹂躏,以至于灭亡,它是太古雅、太和平了!

我们感谢作家带着感情色彩的深沉的思索,它【丙】。它不但给这部皇皇巨著增色不少,而且在今天,它能使人民痛切的感到:我们的国家要富强,我们的民族要自新,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取材于吴小美《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删改)

1.下列不能证明“老舍是一位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家”的一项是

A. 作品带有“好骂世”而富同情心的作家个性

B. 风格是其思想情感在笔尖能“滴出血与泪来”

C. 对他所熟悉的中、下层人民不遗余力地赞美

D. 随时代风云以更强烈的感情去讽刺、暴露和写实

2.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创作伊始:“伊始”的意思是“开始”,“伊”是助词,无实义。

B. 黍离之悲:“黍离”的意思是“国家残破”,该词出自《诗经》。

C. 蹂躏:读作róulìn,意思是“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侵凌”。

D. 皇皇巨著:“皇皇”的意思是“盛大”,“皇皇”可写成“煌煌”。

3.请在“材料二”【甲】【乙】两处分别填入能概括人物性格的恰当的四字短语。

4.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材料二”【丙】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①催人猛醒   ②使人心悸   ③促人探求   ④令人不安

A. ②④③①   B. ①③④②   C. ④②①③   D. ④③②①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