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材料一:

材料二:“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州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材料三:史学界认为,至1919年以前,中国近代化历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再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启动,逐步深入展开。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1分)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1分)后来哪一派别实践了这一主张?(1分)

(2)图二是谁的译著?(1分)他的主要主张是什么(1分)?

(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1分)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2分)

(5)材料一的四幅图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请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6分)

梁启超的分期

史学界的观点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学习西方的       

洋务运动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学习西方的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学习西方的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