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杨烈妇传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州①,既又将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②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③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

杨氏亲为之爨④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唐·李翱《杨烈妇传》,有删节)

【注释】①李希烈陷汴州:唐德宗建中三年,淮南节度史李希烈拥兵割据,自称建兴王,第二年攻陷汴州(现河南开封)等地,自称楚帝。不久为刘洽所败,后来被部将毒死。  ②俘累:抓获捆绑。累,通“缧”,用绳索捆绑。 ③徇:宣布命令。  ④爨:(cuàn)烧火煮饭。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既又将陈州         盗:偷盗

B.仓廪皆其也         积:积聚的粮食

C.县令,主也        诚:诚然、确实

D.君不在,则人谁肯矣!   固:坚持

2.以下几句话,全都直接表现杨氏大智大勇的一组是(   )(3分)

①力不足,死焉,职也。   ②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③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④亲为之爨以食之。  

⑤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⑥杨氏至兹犹存。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③④   D.③⑤⑥

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当叛军将要攻城之初、大敌来临之前,在妻子的劝说之下,县令李侃决定和妻子杨氏英勇抗争,同仇敌忾,誓与城共殉。终于用“义”和“勇”保全了项城。

B.当“李侃不知所为”时,杨氏劝夫带头守城,身先士卒。文章对杨氏给予高度赞扬,认为其行为当合于孔子的“仁者必有勇”。

C.杨氏多方发动城民,晓之以理,许之以利,并且亲临战地为军士做饭,激励士卒斗志。大家众志成城,击败了叛军。

D.叛军作鸟兽散,败走的原因除项城城民和吏卒军士勇守城池外,还应该由于刚开始交战就损失主帅,六军无主,失势而逃。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兵与财皆无,将若何?(3分)

(2)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3分)

(3)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3分)

5.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予甚自愧:方予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及年壮可出而四方兵起无所投足逮今圣主兴而宇内定,极海之际,合为一家,而予齿益加耄矣!

(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