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解析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依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统一地、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对地主亦分给同样的一份,使地主也能依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并在劳动中改造自己。

材料二:到1956底,加入合作社的农户达到全国农户总数的96.3%,其中参加高级社的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87.8%。1957年,粮食产量达19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平均每年增长3.7%。

材料三:人民公社的特点叫“一大二公”……所谓公,就是将几十上百个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同时,社员的自留地、家畜、果树等,也都收归社有……这些实际上都是对农民的剥夺,使农民惊恐和不满,纷纷杀猪宰羊,砍树伐木……

材料四:1978年至1984年,我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70亿千克,棉花1300万担。这一期间,人均占有粮食从319千克增加到400千克,人均占有棉花从2.2千克增加到5.9千克,……粮票、布票、油票等票证也随之被逐步取消。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出自哪一法律文献?根据材料,归纳出当时对地主的改造政策是什么?

(2)材料二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实质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说说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4)材料四反映的成就,是由于实施了哪一政策?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或感悟。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